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章 當道教遇上昏君 下,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許有的道友會感到奇怪,封建社會的皇帝本來就是集權一身的,所謂家天下,天下都是他們家的,為什麼徽宗非要搞出一個要政權、神權、教權集一身的這個名義來呢?難道說就是為了壓服天下,使內部海晏河清,外部群夷退避,萬國來朝?難道徽宗不知道這只是自欺欺人的噱頭?大臣們不知道是在陪著皇帝砸錢升級玩遊戲?

誰都不餘力,實質上原因很簡單,徽宗需要用神授來麻痺自己,給自己增加一點可憐的信心,國家千瘡百孔他還可能不知道,也不關心,就算是要頭疼他也得先長出腦子來才能疼啊。在他看來,與其頭疼國家大事,還不如想想怎麼能集中儒、道的力量一起來改造“金狄之教”有吸引力呢,說到底,徽宗就是為了玩,最終真正能夠實現三教合一,名正言順地推行道教,這就是他的一個遊戲。至於有的學者分析徽宗希望達到加強集權、加強統治,這實在是太高看這位皇帝了,那是個隱藏任務,非大智大勇者不可能發現,也不可能完成的,可惜徽宗連發現的能力都欠缺。如果徽宗喜歡玩治國類的遊戲的話,還真有可能成為一代明主,可惜,當時只有這款道教遊戲可玩,對了,這個遊戲還吸引了明朝的那位一心修道的嘉靖皇帝,這是後話了。

至於徽宗為什麼對佛教不感冒,原因也並不複雜。他認為道教宣揚的貴生惡死的思想簡直是太妙了,誰不想多活幾年,不想長生不死?皇帝更捨不得放棄現在的權力和天下了。而佛教呢,是外來的,是夷狄,這是儒、道一直攻擊的根本,另外佛教主張樂死惡生,正常人哪有想著早點死了去享福的,徽宗更不想早死,所以對佛教怎麼也喜歡不起來。當然,這裡面還有很多原因,大體是和前面講過的諸如佛教的勢力龐大、佔用田地、影響國家的稅收、勞役等等有關係,這些都在一程度上增加著徽宗對佛教的惡感。

前面講到過,早在大觀二年徽宗就曾經下過這樣一道詔令,規定道士和女冠是排在僧尼之上的,而且還有一系列的限制佛教的政策,自從林靈素得寵以後,在他的蠱惑下,徽宗逐步對佛教發起了全面的排斥。

政和七年(1117年),徽宗下令,如果有僧尼甘心改行加入道教,會得到特事特辦,手續從簡的待遇,而且立刻可以得賜紫衣一襲。第二年,徽宗又下令檢查佛經,如果發現裡面有詆譭道教和儒家的經書,則全部焚燒。

宣和元年(1119年),徽宗和林靈素聊天時隨口問了一句:“朕以前和青華帝君喝茶的時候,青華帝君讓朕改除魔髡,卿家可知道是什麼意思?”

林靈素心下計較一番,慢慢說道:“陛下,青華帝君是希望您清理佛教,至於原因,以陛下的聖明,佛教的危害怎麼可能逃地過陛下的法眼。不過此事還需要從長計較,畢竟佛教勢力過於龐大,不宜直接暴力消滅,要不然必定會天下動盪,生靈塗炭,最好是徐徐圖之。”

“那應該怎麼做呢?”

“可以先從形式上進行改變,比如先把寺廟改成通宵觀,把他們的佛祖改稱大覺金仙,菩薩改叫大士,羅漢改叫尊者,反正不是仙人就是大士,至於和尚就叫德士,尼姑叫女德吧,以後再慢慢要求他們留起頭髮來,挽道髻,改穿道袍。”此外,林靈素還建議徽宗把管理佛教的僧籙司改名為德士司,並降為道德司的下屬機構。

林靈素這是打算藉助皇權,慢慢把佛教徹底消滅,不能不說這是一個偉大而又荒唐的想法,而荒唐的徽宗也就荒唐地同意了,於是下令改僧為道。

五月,有點著急的徽宗又釋出一道命令,這次和尚們不但要換裝,改名,還要開始學習道經,學習還要認真、用心,要悟出道經的妙旨才可以過關。後人感慨:“北齊敕道士為沙門,宣和敕沙門為道士,古今事不同如此。”

宋徽宗的荒唐的命令對佛教打擊是巨大的,很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緋色豪門:高冷總裁私寵妻

雲過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