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一章 張伯端—南宗之祖,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面就講一講這位紫陽真人張伯端,一位開創了和北方全真教並立的金丹派南宗,寫下了一部和《參同契》並稱丹經之王的《悟真篇》,在道教發展史上的頂尖級大咖。
姓名:張伯端,字用成,號紫陽
曾用名:張平叔
稱號:紫陽真人、悟真先生
籍貫:浙江天台縣?
出生時間:984或987?
去世時間:1082年三月十五日?
主要作品:《悟真篇》《金丹四百字》《青華秘文》《奇經八脈考》《紫陽真人語錄》
主要成就:開創南宗,提出先命後性、性命雙修的內丹理論
對於如此重要的一位道教界名人,在正史上的記載卻不多,這個可以理解,不過在各種道教典籍記載卻不少,只是這些典籍發揚著一貫的不太靠譜的傳統,相互矛盾,疑點多多,這也是上面有那麼多問號的原因,所以這些資訊至今還沒有定論,對此只能再次表示遺憾,具體情況在下一章專門講。
綜合一些相關的史料,張伯端的大致生平如下:從小就喜歡看書,而且涉獵極廣,從書算、戰陣、天文、地理到刑法、算命風水等,感覺只要是能接觸到的書,沒有張伯端不喜歡讀的樣子。
和眾多讀書人一樣,張伯端也曾經有入仕的理想,參加過科舉考試,不過也沒有考中,個人感覺是因為他看的書太雜了,好多都不是科舉考試的內容。當然了,也有些學者不知道從哪裡得出了張伯端中過舉的結論,由於缺乏可靠的支撐材料幾乎沒人認可。
由於科舉當官之路行不通,為了生計,張伯端選擇了去當公務員,在古代讀書人還是很好找工作的,就業壓力和現在不可同日而語,就算是公務員也如此,所以他很快就成為了台州府裡的一名光榮的小吏。
朝九晚五的日子是平淡的,有一天,張伯端請朋友來家裡吃飯,婢女在廚房忙了好長時間,山珍海味弄了一大桌,朋友有心和他開玩笑,就把一盤魚藏到了房樑上面。北方的道友可能對如何在房樑上藏東西理解不了,有機會到江浙一帶的古民居里看看就明白了。
大家吃喝得挺高興,朋友也就把藏魚的事情忘記了,不過張伯端卻是最喜歡吃魚的,他當然注意到了特意安排要準備的魚沒有送上來,所以很自然地猜測是下面的婢女偷著給吃了。所以,朋友走後,張伯端便責問婢女,婢女當然不會承認了,於是張伯端就把婢女鞭打了一頓。這個婢女也是個剛烈性子,受了主人的冤枉又捱了頓打,一時想不開就自殺了。
過了幾天,房樑上的魚壞了有蛆蟲掉下來以後,張伯端才明白了所謂的偷魚的事實,非常後悔之餘,觸動頗大,感嘆人生無常,世事多舛,心情怎一個糟字能表達。對於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實際上還是有地方值得推敲,而且歷史上有過類似的故事發生,這裡只是捎帶一提罷了。
接下來發生的這件不幸的事情才直接影響了張伯端的人生軌跡,據說不知道是故意還是意外,當然也有人說是因為婢女之事,張伯端把縣裡的文書案卷一把火燒了。這種行為在當時是屬於犯罪的,查了一下,大概可以劃歸為“火焚文書律”,處罰也是相當重的,所以張伯端“坐累謫嶺南兵籍”。
他的這段經歷在很多文獻裡均有記載,為此,南宗第五祖白玉蟾還曾寫過一首小詩:
元豐一皂吏。
三番遭配隸。
遺下悟真篇,
帶些煙火氣。
張伯端獲罪被髮配到嶺南的事情確實是發生了,具體那時的嶺南和現在的嶺南基本上一致,就是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一線以南,大體上就是兩廣和海南,廣義上還包括越南的北部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一部分。對於生活在中原和江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