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茅山宗師之百代名師 中,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道士們是比較忌諱談論死這個話題的,道士們出家,每天辛苦修煉還不是為了追求個人能長生嗎。佛教則不同,講究輪迴,認為肉體只是靈魂的載體,人死了還會再重新輪迴,只不過是換個肉身,所以佛教是不忌死亡的。道教如果一直避諱死亡的話,在義理上就有極大的漏洞,而陶弘景並不是第一個吸收佛教輪迴思想的道士,但他透過構建這第七階的陰間鬼神體系,使道教的神仙體系更加完善了。
如果以後再有人問道士,說道長啊,你們能修煉成仙,能長生不死,不過也不是誰都可以成仙吧?沒成仙的道長和我們這些凡人,死了去哪裡了,是徹底沒了,還是變成什麼了?以後的道士們就可以把陶弘景前輩的地獄系統拿過來說,來來來,坐好,我給你好好講講人死了以後的事……從此以後,中國民間就流傳了大量的陰間鬼怪的傳說和故事。
至於在這個神仙體系裡的儒家的影子,其實也非常明顯,首先,這種位階等級的劃分,就是封建社會在神仙體系裡的投影,其次是包括五帝、孔子等人進入這個體系,而且是排在了第三階,這可是僅次於那些天地初開之前的神仙們的,這些都說明了儒學對陶弘景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
在《真誥》中,陶弘景就有這樣一種思想,神仙位業高低大小和等級是相關的,神仙的功業高低,受到什麼果報,憑藉功業坐相應的位置,透過多修功德成仙,推行封建社會那種教化萬民的思想,這在《真靈位業圖》中得到了更具體的表現,這也極其迎合了封建統治階級的要求。
我們對陶弘景已經基本瞭解了,他提倡隱修,輔助王化,一直和統治階級保持著密切的聯絡,他所做的很多努力,都客觀上消除了道教可能成為農民起義的工具可能性,推動著道教向輔助封建統治的上層神仙道教方向的轉變。近代大量學者們認為,中國道教從原始向著成熟、高階和倫理化方向轉變的過程,在《真靈位業圖》中均得到了體現。
對於這個神仙譜系的詳細內容,道友可以在網上找找,諸如明代版的《靈寶真靈位業圖》等很容易找到,就不再一一列舉了。
馬克思有句名言,“宗教本身是沒有內容的,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間”,宗教也好,神仙也罷,是生活在心裡,是有用處在產生並存在的,古今適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