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六章 總括三洞 下,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麼經過陸修靜整理後,編入《三洞經書目錄》中的道書一共有多少部呢?上面剛說過這部書已失傳了,所以前面所說的1228卷,實際是1090卷這兩個數字歷來爭議很大。

可以理解嘛,這麼重要的一部書,大家為了出點成果,發點文章爭論爭論很正常的。例如《笑道論》《廣弘明集》《全唐文》《道教義樞》《廬山志》等等這些古代的文獻,再加上現代大量的學者都加入考證工作,各有各的數字,各有各的運算步驟,但都是基本的加減法,沒有高深的數學功底也能看明白,所以有興趣的道友可以找找這方面的文獻看看。

我個人還是比較認可甄鸞在它的《笑道論》中提到的數字,恰好就是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原因比較簡單,甄鸞是北周人,晚了陸修靜不足百年,他又是位數學家,最擅長的又是精算,對數字很敏感、嚴謹,否則就不配做一個數學家了。再加上他還是個佛教的死忠粉,才會給皇帝上了這份奏疏,皇帝是什麼身份,那是最高領導,大家有沒有給領導寫材料或彙報的經歷,沒有確認的數字你會隨便編一個就和領導說嗎?基於上述原因,甄鸞應該是搞到一本《三洞經書目錄》,然後從頭到尾的數了一次以後才寫了這個一千二百二十八的數字,嗯,這個猜測還是很靠譜的。

在《隋書》中也有相關的記載,是一千二百十六卷,二者相差不多,相對還可信一些,包括現代很多學者在論文裡在用的一千一百二十八這個數字,估計是別人把二傳抄為一的結果,直接就拿過來用上的,至於那些幾千、幾百,甚至上萬的數字,怎麼來的都不知道,怎麼就敢用也不知道,只能表示呵呵了。

《三洞經書目錄》是我國最古老的道藏目錄,它的背後實際上是陸修靜對成千上萬的經書的辛苦整理的心血,它的出現不僅僅是為了解決道經分類,使眾多的道教經書系統化的問題,還為了進一步整頓道教組織、完善道教理論,進而推行他的道教科儀,使道教以新面貌重新崛起,所以它絕不是一部道教經書的目錄那麼簡單。稍後再聊陸修靜在道教改革方面的工作內容。

正是由於陸修靜在道教經籍編纂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後人把他和佛教的道安、儒家的劉向父子相媲美。

劉向大家應該很熟悉了,西漢人,比陸修靜早了四百多年,歷史課、語文課裡應該提到過他,是我國目錄學的鼻祖。

不研究佛學的道友們可能沒聽說過道安,他作了一部佛教目錄學《綜理眾經目錄》,活動的時代稍早於陸修靜,和三國名將趙雲好像是老鄉。當時佛教經書已經極為豐富了,分大乘、小乘經、律、論三藏,十二部,二千多卷,佛學方面的內容這裡就不多講了。

總之,陸修靜在編纂道教典籍方面取得的成就,得到了歷代各界學者的普遍認可。

陸修靜除了廣集道書、總括三洞等方面取得相當成績外,他自己也絕對算得上一位高產作家。據元代茅山宗師劉大彬在《茅山志》裡記載,他著有齋法儀範約百餘卷並行於世,他的作品大多數和靈寶派的齋法儀範有關。

下面簡單羅列一些,和廣大學者們羅列的基本一致,沒什麼區別,諸位道友不喜歡看的話直接跳到下一段就可以。現存於《正統道藏》的科儀方面的作品,有《太上洞玄靈寶眾簡文》《五感文》《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洞玄靈寶齋說燭戒罰燈祝願儀》《太上洞玄靈寶法燭經》。其他還有零散的幾部道書,如《塗炭齋儀》《解考齋儀》《三籙齋儀》《九幽齋儀》《古法宿啟建齋儀》《燃燈禮祝威儀》《靈寶步虛詞》等。另外,《陸先生道門科略》,以及被收入唐代沙門釋法琳《辯正論》和《破邪論》中的《必然論》《榮隱論》《遂通論》《歸根論》《明法?輪》《五符論》等,則是他偏向理論性的著作。

其中《道門科略》是陸修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緋色豪門:高冷總裁私寵妻

雲過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