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五章 夫唱婦隨 下,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提升道士的地位,她還改革了宗教管理機構,道士、女冠由原來的鴻臚寺管理改為“道士、女冠隸宗正寺”,地位僅次於親王。如果道士、女冠犯了法,由教規處理就行,地方法律不能處理他們。同時還要求每州必須修建不同規模和數量的道觀,道士的數量也都有國標統一遵照執行。這些規定,就是純粹為了提升道士的地位了,造就了一批地位僅次於宗室的、遊離於法律之外的特權階級出來。

唐初時,宗教的管理統一都是由鴻臚寺負責的,寺廟、宮觀、和尚、道士等都包括在內。鴻臚寺道友們可能在文學作品裡經常聽到,這是一個負責管理朝會、賓客、吉凶儀禮的機構。為了抬高道教的地位,武則天把道教的管理從鴻臚寺裡剝離出來,放到了專門管理天子族親屬籍的宗正寺裡,並在下面單設一個崇玄署,編置上給配置了一令一丞二府二史二掌固六典事的公務員編制體系。這裡稍一想就發現,道士由管理自己家族事務的機關負責了,意味著皇室把道士看成自己家裡人了,比和尚們的檔次那就明顯高了不少。

當然了,皇室如此重視道教,道教迅速發展,規模也日益擴大,僅在頂層設定管理機構是完全不夠的,因此,為了更好的管理道教,唐政府一直推行以教管教的政策,在全國設定了地區性的道官,稱為道門威儀,也叫道門威儀使,職責就是“監領諸道士”。

隨著道教地位的提高,想要當道士的人自然就會增加,但在統一的管理體制下,當道士的門檻是很高的,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當道士的。同樣,道官的選拔更加嚴格,比如擔任過全國性威儀的道士有唐玄宗開元時代的胡紫陽、司馬秀,天寶時期的蕭園裕、王虛真等人。

不熟悉道教的道友們可能都沒聽說過這些人,這些可都是道法高深的名道,僅就胡紫陽來說,他是李白的好友,李白還曾給他寫過一篇《漢東紫陽先生碑銘》,對他的一生作了簡單總結,足見他在當時的影響力之高。

另外,他的弟子胡齊物,是玄宗時負責《道藏》編纂的主要道士。弟子元丹丘,同樣也是一位高道,同樣和李白關係極好,李白給他寫的詩就更多了,比如《聞丹丘子於城北山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蹟僕離群遠懷亦有西遁之志因敘舊以贈之》《穎陽別元丹丘之淮陽》《以詩代書答元丹丘》《酬岑勳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與元丹丘方城談玄詩》《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丘》《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題元丹丘山居》《題元丹丘穎陽山居並序》《冬夜於隨州紫陽先生餐霞樓送煙子元演隱仙城山序》,可能還有別的,就不再一一列舉了,不得不對李白大大說聲服,不愧詩仙,僅和這位道士有關的詩就寫了如此之多。當然,這從側面也說明了元丹丘和李白關係不一般,人以群分,不是什麼人都能和詩仙做朋友的。所以,弟子如此有名,當老師的胡紫陽水平怎麼可能會低。

上面所說的全國級的威儀道士,在道教的管理體制中,國級下面就是地區級的,最基層的則是每個宮觀,選拔同樣嚴格。僅就每一個宮觀來說,按規制要設三綱,分別是“觀主一人,上座一人,監齋一人,共綱統眾事”,就是這三位來具體負責掌管一個宮觀的宗教活動,算是政府委任的最基層道官,大約相當於現在的社群居委會吧。

由此,從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層宮觀,大唐就形成了一整套嚴密的道官制度。政府任命的道官,一般來說都是道士,體現了道、俗兩個渠道,這當然是一種君權至上的體現,又使道教保持了相對獨立性,同時避免出現那種宗教凌駕於皇權之上或宗教獨立於皇權之外的情況產生。

在高武時期,李治雖然一直病歪歪,武則天則扮演好了一位好妻子的角色,裡裡外外一把抓,不但打理好了內政外政,還幫著老李家處理好宗教問題,透過一系列政策和實際行動,道教發展達到了第一個高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贅婿武神

愛吃紙包牛肉的趙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