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章 神學理論的奠基人于吉,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在吸取了西周時期就有的天命論和西漢董仲舒的“天人之際,合而為一”的理論而發展出來的。在此理論上,于吉又說,人的靈魂如果離開了身體就成了鬼,這時人當然也就死了。當然,于吉並不是早期的研究生命學的科學家,他構想出來的鬼,也是一種宗教思維。于吉不是希望人們積德成仙嘛,那要是有人不想成仙,天天想當壞人怎麼辦呢?這時候就輪到鬼這個東西出場了。如果天上的神發現你在做壞人,不好好修仙,他就會命令鬼去懲罰你,具體怎麼懲罰的方法那就多了,反正都是你不希望遇到的,諸如讓你做噩夢、讓你鬼打牆、讓你鬼剃頭等等吧。當然,鬼這個東西大家都看不到,那麼他平時生活在哪裡呢?答案是黃泉和土府,這是鬼應該去的地方。於是,就有了我們現在的神話裡的黃泉地府了。當然,鬼在早期道教中是反面角色,常常是禍害人的,為後世的道教的神仙理論體系中早早定下了基調。

至此,簡單講了于吉的神學理論,那麼于吉創造這套理論的最終目的又是什麼呢?就有政治方面的原因,同時還為了宣揚“天應天威”和“心神合一”這一觀點,這就是以于吉為代表的早期道教的神學理論的核心。

上面我們簡單解釋了心神合一的內容,下面再簡單講一下什麼是天應天威。

道教中講的天,其實是一個有意志、人格和無限權力、能力的宇宙的主宰,是在雲霄上的仙界生活著的君王。天的威力是極大的,是不可違背的,如果違背會就降下災禍,這就是“天威”。

天與人之間是有著感應存在的,人的一切,天都瞭如指掌。天看到你在行善,就會降下祥瑞,看到你作惡,就會降下災禍,這就是天對人世間的警示和預兆。每個人都要順應天意,特別是帝王,更要隨時注意老天給你的預兆,多去祭祀,這樣就能更好地與天溝通,這就是“天人感應”。

在這種教義的宣傳下,就使人們相信天的無時無處不在,使人們敬畏天,這也源於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所以,早期的道教的理論體系發展,實際上有很多內容是承襲自儒家的宗教思想,只不過道教把天賦予了人格、意志和權威。

經過長期的發展,到于吉確定了神學理論為止,出現了相對粗糙的、原始的神仙理論體系,算是我國的道教的孕育、萌芽階段,也到了對這一階段做一個小結的時候了。

第一,有了相對完整的生死認知,提出了形和神的存在性,據此定義了活人、死人、鬼、仙等不同的存在形態。有形有神,並且形神合一就是活人,活人如果能長生不死那就是仙人,形和神分開了,人也就死了,但是神卻不會消失,而是變成了鬼。所以說,那時的道教學者們其實已經算半個哲學家了。

第二,道教脫離不開政治,特別是早期的道教,參政議政的積極性和經驗又不成正比,所以碰壁就難免了,比如前有甘忠可的被殺,後有張角的起義失敗。即使是于吉提出的導人向善,積德成聖成仙的理論也並不完全是統治階級所一直需要的。但是當時確立起的人死後神分離變成鬼,並且為鬼構建了黃泉土府這套理論,確實為道教正式成為一種宗教打下了理論基礎。

第三,構建了原始的天應天威體系,也為宗教的神聖地位打下了基礎。對於完全是未知的、不可抗力的自然界的運轉,設計出了超越凡人的神仙、鬼神體系,並由這些神鬼的行為來解釋自然行為。人、鬼、仙不同的存在,黃泉、人世、仙界不同的領域,構成了神仙體系的基本要素。信奉並且要遵從天神、仙人和真人的主宰和掌控,相信鬼生活在黃泉,相信人可以學道積德成仙這些理論構就成了神仙體系的框架。在這個體系構建完成以後,又發展出來早期的道法、道術、道功,這就是于吉為代表的早期道教對中國道教發展的最大貢獻。

《太平經》是于吉的思想和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