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章 方士和方術,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相信沒有人不是聽著各種故事長大的吧,而其中絕對少不了各種神話傳說吧?神仙傳說在中國有著悠久、深厚的底蘊和歷史,神仙、神話相關的作品也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那麼這些神仙人物和傳說,以及神仙信仰是什麼時候,怎麼產生的呢?準確到哪一年肯定是不可能,當然也絕對不是憑空就出現的。隨著人類社會的逐漸走向繁榮、進步後,很多有錢、有體力,當然也沒什麼負擔的一個群體就出現了,他們和現在的嚮往大自然的資深驢友很相似,開始向著深山、大澤甚至海洋深處出發了,我稱這些前輩為古代的探險家。那麼這些探險家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哪裡呢?答案是我國的大西北和東南沿海,有人也許會反駁,你說的有什麼依據沒有?我還說去東北和海南島去了呢。大家仔細想想啊,中國的神仙傳說最早出現在哪裡,哪裡又出現得最多?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嗎,在大平原你有探險獵奇的衝動嗎?前輩們和我們現代人的想法其實沒什麼判別,他們多數人也是喜歡到名山大川旅遊的,也喜歡到大海上暢遊的。要說區別嘛,就是前輩們沒有現在這樣先進裝備和通訊、救援措施,也沒有各種特效的藥物和野外生存的訓練,所以在欣賞到美景、感慨大自然的壯麗宏偉的同時,有很多人會永遠的迷失在大山或海洋中。
在這些前輩無畏的探索過程中,人們的眼界越來越開闊了,看到了深山、海洋的雲霧幻境、深淵奇峰、溝壑迷洞、海市蜃樓,在無限嚮往、震驚、崇拜等種種情感下,自然會想到什麼人會居住在這些勝景之中呢。於是,漸漸地,一個美麗的世界,一個只有仙人存在的世界,一個個美麗的傳說便產生了。什麼地方是這些古代探險家們喜歡去的地方呢,大海,西北的巍巍群山。
神仙傳說出現後,有一批人窺到了商機。統治階級和巫覡們發現,利用人們對神仙鬼怪的敬畏,可以加強他們的統治。由於他們掌握著大量的資源,也掌握了一些原始的科技文明,再加上一些偶然的發現,這樣就有能力給這些神鬼傳說加上一件神秘的外衣。漸漸地就出現了一些求仙的方術,在民間收穫了廣闊市場的同時,又迎合了統治階級的需求,方術之士,簡稱方士就出現了。方士是當時的一種稱呼,實際上和早期的巫祝類似,也算是原始的道士吧。
到漢代時期,方術已經是非常龐大、系統化了,它不再是初期那種僅僅是神仙修煉的方法了,而是發展出了四個大類體系,包括醫經、醫方、房中和神仙。在我大漢天朝的統治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有了長足發展,方術體系也與時俱進,發展成了包括天文、醫學、神仙、占卜、相術、命相、遁甲、堪輿等眾多分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些分支其實都和道教有關,也可以說都是後世道教的重要的組成部分。
這裡說方術也好,方士也好,大家可能有點陌生,其實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方士還是有很多的,比如著名的西王母、彭祖,大家可能都知道吧,他們在很多小說、影視作品中經常出鏡。當然還有一些不怎麼上鏡的,比如素女、容成等等。最早出現在史籍中的方士,是周靈王在位期間(公元前571-公元前545年)一位叫萇弘的,《史記》中記載了他的設射狸首的方術,有興趣的道友們可以翻翻去。你要問我什麼是設射狸首,個人以為這就是漢代的魘勝巫術,還不懂,那上網查一下吧,這不是本書的重點,就不多說了。
早在戰國時期,方士們就意識到了巫覡的侷限性,於是逐漸把工作重心向著市場前景更好的服食和祭祀方向轉變。我們不是說過嘛,國家大事,在祀與戎,統治階級需要天神和祖先的庇佑,地要高產,人要吃飽穿暖,出去搶地盤也要勝利,所以方士們在諸侯王那裡是享受很高的待遇的,甚至會負責處理國家大事。但方士們在理論、學說體系上存在著短板,天天研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