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蘭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三章 軍制改革,齊襄,塔蘭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國師伐郕歸來之後,諸兒著手總結戰爭的經驗,將琢磨已久的計劃投入實踐。
齊師的編制很規整。齊師的基本作戰單元是“乘”,每一乘戰車配有甲士十人,不著鎧甲的徒卒四十人。每五人為一伍,而那十名甲士便是所在伍的伍長。這五十名步兵編成兩個二十五人的方陣,一左一右擺在戰車的兩側。
受國君直接掌控的國師有三百乘戰車,而其他城邑的軍隊則由相應封地的大夫率領作戰,一般只有情況嚴峻到了一定程度才會調動。
國師出征時分為左、中、右三軍。
每軍有戰車一百乘,分成四個師;
每師有戰車二十五乘,分成五個旅;
每旅有戰車五乘。
作戰時,由戰車率先出擊。
如果面對戰車更少的敵人或是戎狄的徒卒部隊,多出來的戰車就有機會向右機動,讓車左對著敵方戰陣邊緣計程車卒挨個點名。此時,後方的徒卒便可以藉助戰車製造的機會,將戰陣右側當面混亂之敵擊潰,從而導致整個敵方方陣的崩潰。
如果面對擁有戰車的諸夏軍隊,戰車要和對方的戰車進行對抗,那麼就由車左在行進過程中瞄準敵車的車左射擊,順利的情況下,失去了車左的戰車就沒有了和擁有車左的戰車對抗的資本,只能轉身撤退;
如果沒能射殺敵方的車左,那麼戰車靠左行駛,互相錯轂時車左進入射擊死角,雙方的車右則有一次機會用手持的長矛或戟攻擊對方戰車上的乘員,目標仍然是車左。錯轂而過後,戰車向左迴旋,車左重新獲得射擊的角度,雙方車左繼續比拼射術,戰車迴旋到初始位置,開始下一個回合的角逐,直到分出勝負為止。
跟在戰車後方的徒卒會設法妨礙戰車的迴旋,一旦戰車迴旋受阻,己方的戰車就有機會機動到對方車左的射擊死角,讓己方的車左將敵方戰車的乘員一一射殺。
諸兒後來才知道,在範之役中,公子彭生取得的射殺七名甲士的戰績之中,除了最開始的一人之外,另外六人皆是由於戰車被齊軍徒卒抵擋,不能前進,在轉彎的途中,被彭生在郕軍車左射擊的死角上射殺。當時,彭生所在的右翼齊師進行逆時針迴旋對郕軍的左翼包抄過去,率先將後方的徒卒行列擊潰,暴露出正在轉向的郕軍戰車,彭生抓住時機,射殺了兩乘的敵車甲士。
齊師中央方陣的徒卒立了大功,整場戰役取勝的關鍵便是他們英勇地抵擋住郕軍戰車的衝擊,將郕軍趕了回去。反倒是兩翼的齊師徒卒無意義地跟著戰車狂奔,隨即以混亂的隊形攻入了也正陷入混亂的郕軍徒卒陣列,以亂擊亂,承受了不必要的損失。
覆盤之後,諸兒研究出的最優解是,讓兩翼齊師的戰車脫離步兵方陣單獨進行迂迴和射擊,原本隸屬於兩翼的步兵方陣不要跟在戰車後方去跑那段冤枉路,而是加強到中央方陣,以免中央方陣被郕軍突破。
既然如此,不如將齊軍的編制加以調整,讓實際在作戰中互相協作計程車卒編制到一起,平時一同參加田獵演練。
諸兒以此方案向君父提出了建議,並獲准將國師的右軍進行改組,如果成效良好,便可以推廣到全軍。
改組之後,右軍的編制變為:
一軍二師二旅,建制各不相同,分別賦予不同的番號。
正師:戰車四十輛,甲士八百,徒卒三千二百。
翼師:戰車四十輛,無徒卒。
選鋒旅:戰車十輛,甲士二百,徒卒八百。
斥候旅:戰車十輛,無徒卒。
在諸兒的設想中,正師將扮演範之役中中央方陣的角色,正面抵禦敵方的衝擊,相比於原先的“乘”單位,正師的一輛戰車將配備四個徒卒方陣共一百人,左右各二,前後配置,增加佇列的縱深,提高應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