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嶽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一章 護法的腰桿就是硬,江湖刀兵急,三嶽山,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且他們兩側的普通守衛也要像三十夫長剛才的動作一樣示敬呢。”

子真和百里又驚了一驚。百里心裡道:“教派大,規矩果然是多,而且還如此嚴苛!”

子真則想到馬文升在客店時講的堂主和香主從屬人員的,隨口道:“四十夫長外出時可以攜帶多少人?”馬文升道:“最多不超過四十個。”

子真心裡又想:“本姑娘好歹也要做個香主,這四十夫長的兵太少了,而且還要站崗守衛,太苦太累了,不是人乾的活!”

此時幾人是循著山道由東南往西北行,片刻後,走到百丈山主峰的山脊。山脊為南北走向,到山脊時,正好是山道的半程。

子真和百里看時,見是另一個牌樓式的山門,跟進山時的“問鼎門”一樣,也是懸山頂,兩層,不過底下的門洞只有兩間,柱子三根,而且都是金絲楠木所制。三根坊柱下面的三個石礎跟“問鼎門”的兩個差不多。

牌樓對著中間一根木柱的上層楣頭上,同樣是一大塊紅木匾額,額面上以浮雕刻著“請鼎門”三字,極是雄俊。

百里看見,先是一驚,跟著聯想到下面的“問鼎門”,才知道“問”和“請”兩個字不僅用得十分妥當,而且還是前後關聯的:先“問”後“請”,“問”過了,才敢“請”。體現的還是對鼎的膜拜與敬重。

這時,聽馬文升說:“前面是本教的請鼎門,也是半山門。本教有規定,除了教主和四護法,其他的任何教眾都要在門樓前下馬才能走進去。”

馬文升說完,翻下了馬背來。

子真似乎有些不服氣地道:“我是教主的親妹妹,也要下馬嗎?”這一點,馬文升確實還不知道,因此不能回答。

百里心裡其實已經抱怨這拜鼎教名堂多,規矩繁瑣,嘴上卻道:“客隨主便,下馬就下馬吧,反正也沒幾步就能到了。”

山頂上的教廷已能看得清楚,而且不過四五十丈的距離而已。子真看見“煙哥哥”下馬,這才下馬。

幾人快到門樓下的小平場時,看見牌樓的門洞底下候著一個穿拜鼎教護法服飾人,正是袁休明。

袁休明身後跟有三人,其中一個穿著跟堂主一樣的天藍色教服,不過堂主教服胸前以紅色絲線繡了一個三足鼎,而這個人胸前的三足鼎卻是白色絲線繡成的。

此外,這人身後的兩人的服色跟拜鼎拜香主的服色類似,但胸前的鼎子繡線顏色跟香主的也有差別,香主是綠色,他倆是橙色。

百里看見此眾人服色的差別,知道一定又是職位的不同。

袁休明已暗中打量了謝子真和她身旁的百里煙。打量子真時,心中感嘆:“確實是一等一的美人,只可惜便宜了別人了!”

於是又偷偷看向百里,想:“這小子豔福當真是不淺,怎麼我不能先他一步碰著子真呢?真是可惜了!”

子真和百里已走近,袁休明忽又想:“是了,子真來見自己的兄長,如同回孃家,但他不一樣!他不是咱們教派的人,教主也沒說請他進去,現在這裡本護法做主,本護法不讓他進,他就別想進去……”

跟著看到百里鎮定從容的模樣,又想:“他無非就是運氣好,碰到了子真小主,讓子真給喜歡上了,除了這一點,他能有什麼比我強?”

袁休明這麼琢磨,自然是對百里煙有老大嫉妒,看見百里就很不舒坦。

袁休明最終又想:“按照張曳白和魏定軍他倆說的,這小子來這裡很可能是找他師父來的!不過這裡好歹也算是我的地頭,豈能由著他為所欲為?嗯,先來整他一整,要他見識一些場面和厲害,跟著滾蛋下山……”

顯然,張曳白跟江天鼎去嵩山之前,已經跟袁休明說了百里是李清輝的得意弟子,他可能是來救李清輝的,讓袁休明配合阻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江湖刀兵急

三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