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8頁,我當太后這些年,刀豆,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獨孤未和高盛一起到永壽宮來,向太后抱怨:「皇上命我們三人協助太子監國,朝中的事情,互相商量著來,可他倒好,凡事一個人說了算,什麼都要依他的,根本不聽旁人的意見。這怎麼可以呢?他這分明有擅權自專之嫌。」

馮憑雖厭惡京兆王,但也沒興趣給人當刀子使。這幫子人狗咬狗,跟她沒關係。她坐在榻上,皺眉飲著苦澀的藥汁,道:「京兆王年紀大些,資歷老,你們讓著點就是了,這點子事,用得著特意來報告嗎?我現在已經罷了令,朝中的事,不好再多關心了。」

她抬頭,看了一眼獨孤未,道:「你要實在不服氣,寫摺子給皇上,你參他啊。參他一本,讓皇上去罵他,你能做什麼。」

她那一臉氣定神閒,事不幹己的態度,獨孤未知道她只是表面裝的,仍不放棄,道:「皇上出征在外,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呢,太子年紀又小,是非尚不能分辨。而今朝中的事,還是離不了太后,臣等想著,皇上不在這段日子裡,請太后到朝,協助太子,協同眾臣共商國是。」

馮憑拒絕道:「我已經罷令多時,這些事情皇上說了你們決斷,你們便自己決斷就好,不必說與我知道。我可不想背地裡遭人口舌。」

獨孤未忙道:「不,皇上出征前,曾召集臣等,有口諭,朝廷之事,由臣等商量決策。倘有拿不定主意的,可請教太后。」

馮憑聞言,有些訝異了。

半晌,她問道:「皇上當真如此說過?」

獨孤未說:「確是皇上口諭。」

馮憑心說:真是他口諭,他目的也是為了防止這些大臣結黨營私,而不是真相信她。果然是君王處處不忘的制衡之術。

高盛說:「皇上出征在外,朝堂上無一個能夠服眾,兼主持大局的,臣等懇請娘娘能夠出面。」

馮憑既明白此意,便推脫說:「本宮最近身子不大好,朝中的事你們商量拿定就好,其他的,過陣子再說吧。」

還是打定主意不參與。

不過朝廷最近出的這些個事,確實也有些煩人。

晚上,馮憑同楊信談起:「柔然這些年都沒動靜,怎麼突然襲擊了?」

楊信說:「還不是前陣子,河西沃野一帶下了場大冰雹,咱們牧場都死了不少牛羊,損失不小。柔然人的牛羊死的怕是更多,那些牧民活不下去,自然就來劫掠了。」

結果闖入魏境,搶了一個鎮子幾十戶人家,搶走幾百隻牛羊,還殺了一百多人。這是自先帝親徵柔然以來,北邊發生的最慘烈的一次殺戮了,死的都是無辜的百姓。朝野間輿論聲很大。

楊信頗為好事說:「百姓們坊間都在聚集議論,說柔然尚未平定,皇上卻將兵力集中去攻打南宋,此乃軍事上昏聵,咱們根本不該率兵南進。柔然人就是趁著咱們的軍隊南征,才在北邊劫掠的。」

馮憑靠在榻上,大夏天,身上穿的頗嚴實,懷裡抱著水暖的小銅爐子。最近月事,身上難受的厲害,她聽楊信此言,微微一哂:「既然是餓的要死了,就算皇上不南征,他們還是會來搶,跟這有什麼關係。天災避免不了,這種小規模的突襲又防不勝防。」

楊信說:「無知百姓之言,目光短淺。」

他轉看她臉,道:「不過我瞧著不止坊間,朝中不少大臣們也是這樣認為的。」

馮憑道:「他們怎麼說?」

楊信跪在身後,一邊給她捏著肩膀一邊說:「他們意思,淮河以南那幾個州郡,南朝統治已久。這幾個郡,當年太武皇帝南征時才劃入魏土,然而距離太遠了,這些年每當朝廷有動盪,南朝便要趁勢搶奪,就沒安生過。那邊離建康太近,平城遠在千里,統治力量遠不能夠及,就算一時強兵奪過來,南朝動輒滋擾,要長久安定也非易事。再者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病樹與爛柯人

舍曼

全家重回八零經營致富

星隕落

玫瑰色著迷

小仲夏

仙子,請溫柔一點

阿珂是個蝦手

穿回來後我成了大佬的心尖寵

泥胖胖

絨花圈套

戚叄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