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寥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七章 聽曲歸聽曲,辦案歸辦案,大明,長生以後,江天寥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兩千一場。
沒錯,在珠樓,參與一場女校書的筵席,甚至連一句話都聊不上,也就聽兩個小時的曲,就要兩千元。
演奏室有一百個位置,雖然不說座無虛席,可上座率還是挺高的,超過了八成。
一場演奏的營收能有十多萬。
在隔間。
會有專門的秀女小姐姐負責點茶,這種宋代盛行的技藝在洪武年間一度被老朱廢除,國力鼎盛之後又漸漸復甦,大明主宰世界六百餘年,點茶也逐漸成為了世界茶道主流。
屬於淑女們的必修課。
蘇彧想小憩一會,隨行的紅衣小姐姐便很貼心的給他弄了熱毛巾,在他頭部輕柔的按摩助眠,待他入眠後再輕輕掏耳,手法溫柔,相當舒坦。
聞人憐的箜篌演奏,更是殿堂級別。
箜篌。
一般看到這兩個字會以為是木製的吹奏樂器,實則不然。
《史記·封禪書》:“於是塞南越,禱祠太一,后土,始用樂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絃及空侯琴瑟自此起。”
箜篌類似於琴瑟。
而自漢代以來,又有豎箜篌自波斯傳來,而我們本土的箜篌,似瑟而小,七絃,用撥彈之如琵琶也。
在《李憑箜篌引》中,有“二十三絲動紫皇”的描寫,便是豎箜篌,類似於西羅人的豎琴。
而聞人憐所奏,乃臥箜篌,類於琴瑟。
不管懂不懂音樂,都會覺得十分厲害,琴音中有一種說不出的寧靜,彷彿心靈都遭受了洗滌一樣,便連體內的氣機都舒暢了幾分。
這並非是誇張,而是寫實。
自嘉靖年間,得到天子之學的傳承後,便每隔百年,就用“先天黃鐘”來定律,最契合時代的音律被稱為“黃金律”。
黃金律與人工規定的十二平律不同,也與其他不完美的音律不同。
它有獨特的效果。
考古挖掘中,最早可以追溯的黃金律是周朝的,以“曾侯乙墓編鐘”為基準,其音律確有不同,更能契合五音五行五臟。
舊版黃金律尚且有如此效果,最契合當下時代的黃金律,便是最能引起共鳴的。
樂器,就是法器。
聽曲,即是養生又是養性,對於普通人來說,還有開發大腦的作用,大明如今雖然恢復了樂府制度,但教坊司也承擔了一部分責任。
是謂之“禮樂下於民也”。
故而聞人憐一場演奏就收兩千,是真的便宜。
當然,還會有更便宜,珠樓內需要校書才能開筵,但聞才級別已經表明才藝成型了,客人們可以選擇遊園賞藝,價格便宜,還可以隨意挑選表演觀看。
而校書以上的名家們,也是會外出巡迴演奏、公益演出什麼的,那時就不會如珠樓內這麼貴了。
大的演奏廳,一張票也就一兩百,平民百姓常常也能聽。
聞人憐的演奏,蘇彧自然不是真睡著了,而是一種閉目養神非常輕鬆恬然的姿態,以至於兩個小時過去,就彷彿片刻一般。
琴音收罷,讓人悵然若失。
而聞人憐果然一句話都不多說,只是起身向大家致禮,便收拾箜篌走人。
在蘇彧意猶未盡捨不得睜開眼的時候,紅衣小姐姐適時的問道:“正是用晚膳的時候,需要給先生安排一下麼?”
“嗯。”
“那就給先生安排泰豐樓的席面,泰豐樓菜品特點為清鮮脆嫩……”
紅衣小姐姐一邊介紹,一邊做好了安排,等蘇彧休息好,又飲了一盞茶後,便帶他們去就餐,只是在下樓的時候,見一樓大廳裡有些喧囂的動靜。
小姐姐尷尬一笑,剛想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