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貓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醫食無憂[穿越] 第152節,醫食無憂[穿越],青貓團,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御醫道:“服過一劑藿香正氣散,未效,又服太一餘糧五錢。”
這太一餘糧乃是治療腹瀉的速藥,實則是一種礦物,味甘澀,有澀腸止瀉之功。因其神效和珍貴,故常被人視作是神之饋贈。腹瀉而服食太一餘糧本沒有什麼不妥,只是此間大疫峻烈非常,非尋常之法可能奏效。
更何況此疫雖有吐瀉,卻不能一味只顧止瀉,否則斂邪深入,更添危機。
陳陽也能明白不可過度行斂澀之藥,只是當下危急,又面對的是百年難遇的大疫,即便是行醫數十年的陳陽,也未曾親身經歷過大疫,更不提有何經驗之法可以救治大皇子的。在場的數位御醫也都是此種情況,若病的是外面那群流民,他或許可以放手一試,可對於燕思寧,他們決然不敢獨斷。
一些心思精明的御醫,要麼沉默著不言不語,要麼互相推諉抱怨,指責究竟是誰這般不小心,害得皇子染上了疫病……大家都不願做這個出頭鳥,畢竟治好了好說,萬一沒能治好,那可是殺頭的大罪。
“現在糾結病是怎麼來的還有何意義!”餘錦年最是佩服這些人推脫責任的本事,反倒是病家性命成了最不值錢的東西,他憤惱片刻,向伺候他的太監們詢問道,“殿下今日可曾用過食水?”
內侍回道:“進過蒸米和些許熱茶,卻沒吃幾口便都給吐了。”
餘錦年繼續問:“那你們可曾留意殿下小溺的情況如何?”
那內侍頭顱低下,說道:“殿下瀉得厲害,我們只顧著為殿下更衣盥洗,未曾注意……”
“未曾注意,那就從現在開始留意起來,殿下何時小溺,溺了多少,均要記錄。”餘錦年吩咐道,“殿下如今脈微皮陷,乃是吐瀉過度導致的失水之症,你們速去以白米煮些稀粥,取上面的米漿稀水,一碗米漿水兌半匙細鹽,每隔半個時辰給殿下喂服二盞。吐了瀉了都不要緊,重要的是這鹽米漿對如今的殿下來說乃是救命的藥,必須得進,否則殿下失水過多,將轉筋而亡。”
內侍忙跪下領命:“是,小的記住了。”
餘錦年想了想,對陳陽說:“陳大人,至於其他的用藥,仍以排濁去溼、培固元氣為要。”
陳陽點了點頭,卻仍有些地方不解,遂反問餘錦年:“小先生提到鹽和米漿這等俗物,難道,以這二物同服,便可治療暴瀉轉筋之證了?”
餘錦年沉思片刻,道:“世間陰陽五行,無處不在,那這天下萬物均可為藥,便也沒什麼稀奇的了。鹽乃是鹹味,先生知鹹者入腎的道理,腎主水,開竅於二陰,而又與膀胱相表裡,這洩瀉暴亂,與腎之開闔失常不無干系,那麼以鹽為藥,自然有鞏固腎氣之用,先生說可對?至於這米漿,更不難解釋,培脾氣,固胃元即是也。”
陳陽聽他說得很是這麼回事,可又覺得這也太過駭奇,若是一碗米漿一匙細鹽便可治療大疫吐瀉,那也忒不可思議了。但這鹹米漿又的確難能稱得上是什麼藥方,甚至只能算是一碗口味奇特的飲子罷了,陳陽思來想去也沒有什麼託詞能夠阻止餘錦年,便任他去了。
餘錦年轉頭又吩咐燕思寧的內侍:“殿下吐瀉出的穢物,以白石灰粉拌過消毒才可拿出去處理,切記。還有,這府衙人來人往,又是公務之所,諸位醫官也不能為殿下一人棄城中萬千百姓於不顧。過會兒待殿下吐瀉間歇之時,將殿下抬到我樓中來罷,也方便一同照料。”
“這……”內侍們有些為難。
餘錦年這麼提自然不是全為了燕思寧,也有些私心,畢竟倘若連皇長子都住進了他的三餘樓醫館,那麼城中的患病者才能放下猜忌,放心大膽地住進來。
御醫們更是群起反對:“殿下何等尊貴之軀!怎能與那些難民流子同室!這成何體統?!”
燕思寧已經病得昏昏沉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