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龍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8章 諸妄不空、動念乖真,嚼龍,屠龍氏,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彭元寶先是一愣,繼而撫掌大讚:“營尉見識廣博,彭某佩服!”
“自古便以一百粒黍米的重量為一銖,而傳說中天孫所裁的雲錦天衣既輕且薄,其重只有六銖,因此又名六銖衣。”
“正所謂:清旦朝金母,斜陽醉玉龜,天風搖曳六銖衣,鶴背覺孤危!又曰:身披六銖衣,億劫為大仙!”
“故而六銖衣乃是天人之衣,歷來為道門所重,我這件五銖服卻萬萬不敢擅稱天人衣,只因其重量僅為五銖,又繡有五銖錢紋飾,這才得名五銖服。”
“至於裁衣的天下巧手,我彭氏曾答應絕不洩露其身份,請恕彭某不能相告。”
就在這時,原本安靜待在地上的木球使者忽然飄浮了起來,嘴巴開闔、嗓音蒼老:“我佛門亦有天衣之說。”
此言一出,眾人都沒有去看木球使者,而是將目光齊齊轉向真覺禪師。
這位寶相莊嚴、名頭極大的老僧絲毫沒有被冷落的慍怒,反而眉眼帶笑,一派恬淡慈和。
“我佛門諸天的天人衣各有重量,正如《大智度論》所記,四天王天衣重二兩,忉利天衣重一兩,夜摩天衣重十八銖,兜率陀天衣重十二銖,化樂天衣重六銖,他化自在天衣重三銖。”
“天衣重量各有不同,然而古帝、人皇並諸仙聖卻是最鍾情於六銖天衣,有道是‘帝馬鹹千轡,天衣盡六銖’,久而久之,便連我佛門也漸漸信服‘天人重六銖’之論,以六銖衣為貴了。”
不過寥寥幾句話,真覺禪師就不著痕跡地搶過了話頭,偏偏眾人還都聽得津津有味。
這位老僧朝著齊敬之展顏一笑,一旁的木球使者同時開口:“施主的空青之精神韻非凡,老衲手裡則恰好有差不多質地的雌黃之精,不知施主有意交換否?”
齊敬之聞言微怔,聽對方的話音,這位下山化緣的福崖寺知客僧竟也想與自己做買賣麼?
他當即向真覺禪師行了一禮:“晚輩只聽說過‘信口雌黃’,卻不知這世上竟當真有一物名為雌黃,還請禪師解惑。”
真覺禪師點點頭,藉著木球使者之口娓娓道來:“雌黃乃是一種礦物,寫字時用黃紙,寫錯了便可用雌黃塗抹後重寫。由此引申開去,若是有人罔顧事實、隨口胡言,便可說他‘雌黃出其唇吻’,又或稱之為‘口中雌黃’,這便是信口雌黃一詞的由來。”
“我福崖寺珍藏的雌黃之精自然不是尋常礦物,乃是足可與空青之精並列的靈物。所謂空青之精,便如《造化指南》所言,銅得紫陽之氣而生綠,綠二百年而生石綠,空青則石綠之得道者……”
齊敬之聽了不由頷首,老僧這種說法與天地玄鑑對空青屍的評語差相彷彿,可見並非誑語。
“禪師所言甚是……”
被老僧點破了空青之精的根腳,彭元寶臉上明顯露出悻悻之色,頗有些無奈地承認道:“石綠,陰石也,生銅坑中,乃銅之祖氣也。這空青之精更是石綠得道,功效自然強出許多,對我彭氏的意義也是不言而喻。齊營尉但肯割愛,一切都好商量。”
真覺禪師絲毫沒有因為壞人家好事而生出歉意,臉上笑容不變,木球使者的語調也依舊平穩:“銅精燻則生空青,金精燻則生雌黃。”
“造化有陰陽之道,金脈藏於山中,于山之陽生雄黃、山之陰生雌黃,故而雌黃乃金之陰精也。”
聽到此處,齊敬之終於怦然心動。
在所謂佛門七寶之中,排在第一位的便是金,而所謂的雌黃之精竟然就是金精的一種。
當下就聽真覺禪師繼續道:“雌黃之為物,味辛、甘、平,大寒,有毒。主治惡瘡、頭禿、痂疥,防毒蟲蝨、身癢、邪氣,能散面板死肌,及恍惚邪氣,殺蜂蛇毒。煉雌黃之精入藥,久服輕身,增年不老,令人腦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