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龍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9章 道闢康莊,嚼龍,屠龍氏,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靈,名頭最大的有三位,分別是毗陵的高天丈人、夏山的豎眼婆以及巴丘的金瓶孩兒。”

齊敬之聽了就目視輻大:“這三個山靈的性情行事如何?”

輻大想了想方才言道:“這三位的名頭不小,我們兄弟從前不敢湊得太近,對它們所知不多。那高天丈人和金瓶孩兒名聲尚可,唯獨豎眼婆是出了名的性情暴虐,還是個愛吃人的。因為人族的眼睛是橫著長的,那婆子便把生人叫做‘橫眼肉’。”

齊敬之忍不住皺起眉頭,先是吸食人血的異蛇坂鼻,再是將人族當做肉食的豎眼婆,這梅州的鎮魔院都是尸位素餐之輩不成?還有那個道城隍,善惡不分、結交匪類,實在不像是受敕封的正神。

念及於此,他便朝安靜站在一旁的成德器輕輕頷首:“好教成掌櫃知曉,本座姓鹿名棲雲,號麟山客,又號剝皮魔君,此番赴宴乃是受了牛頭崖兩位路神的邀請。”

成德器除了見到七個車輻童子時有些驚訝,而後都是一副事不關己、來者是客的態度,聞言便是一躬身:“原來魔君是從麟州遠道而來!再有一會兒便到開宴的時辰了,不知魔君在飲食上可有什麼講究,小店也好趕緊準備。”

齊敬之呵呵一笑,溫和問道:“今日宴席上可有橫眼肉麼?”

成德器聞聲抬頭,正對上三隻怒目火眼,當即搖頭道:“此地終究是人族地盤,道城隍老爺向來管得嚴,不許小店以生人做菜。”

齊敬之語氣不變,擺了擺手道:“那就算了,只要是人族飲食便好。”

不待對方答應,他緊跟著又問道:“成掌櫃在歇馬棧修行,見多了南來北往之客,胸中見識定非尋常神怪可比,可否為本座解惑?”

成德器一愣,語氣裡帶了些許疑惑:“魔君想問什麼?若是能說的,成某定然知無不言。”

齊敬之便問道:“本座曾去過不少州郡,卻只在梅州聽聞過道城隍和路神之名,不知是何緣故?”

成德器聞言恍然:“原來是這個。好教鹿魔君得知,梅州北部這片地方山嶺溝壑縱橫,山中歧路岔道極多,岔道之上又有岔道,行旅之人稍有不慎就要迷路乃至困死山中,便是本地百姓也時常歧路亡羊、無處找尋。”

“久而久之,那些歧路岔道承受了諸多憂懼迷惘,滋生出許多道精路怪,甚至漸漸向南蔓延,令山外的尋常道路也多出了許多歧路和死路。為了應對此種境況,本地官民想了許多法子,道城隍和路神也就應運而生了。”

成德器頓了頓,忽而反問道:“其實要想說清楚這個,便要先說一說這世上的道路劃分,尤其是歧路岔道的種種名目,不知魔君可知曉?”

齊敬之乾脆搖頭:“願聞其詳!”

成德器捧了捧朝下墜的大肚腩,侃侃而談道:“按照自古流傳下來的說法,一條路若是沒有分岔,一條道走到黑,最終只有一個目的地,便叫做一達,一達謂之道路。”

“若是道路上出現一條岔道,這就有了兩個目的地,便叫做二達,二達謂之歧旁,意為岐道旁出,也稱歧路。”

“三岔路口便是三達,謂之劇旁,這個‘劇’字意為繁多,‘劇旁’便是旁出歧多之意。”

“以此類推,十字路口為四達,謂之衢;四達通衢復有一歧出者,猶如梅開五瓣,便是五達,謂之康,梅州山中多有康衢,這便是梅州之稱的由來;三道交匯於一處則為六達,謂之莊。”

“如今常用‘康衢’‘康莊’來指代寬闊平坦、四通八達的道路,便是源出於此了。聽說大齊國都之中就有許多康莊之衢,號稱道闢康莊,無往不利;車同軌轍,到處皆宜。”

“只不過那等人道盛景乃是國都才有,本地山中梅開五瓣、歧路旁出,就只會讓人迷途難返。據說梅州開創之初,北面山中便有許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修真界苟道長生

作者名好難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