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龍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8章 聖王設利、萬民歸德,嚼龍,屠龍氏,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若欲求天下民,先設其利而自至,譬之若冬日之陽、夏日之陰,不召而民自來,此謂歸德。”
鉤陳院長史壽跋安坐在閭門城樓上,盯著身前正咕嘟嘟冒著熱氣的鐵茶壺,嘴裡忽然就冒出了這麼一句。
立在城牆邊的齊敬之聞言抬頭,看了看懸在南方天空的那輪初冬之陽,明亮而不灼眼、溫暖而不酷烈,確實很適合用來比喻聖王德政。
他又低下頭去,望著那些扶老攜幼、傾巢而出,爭相來東郭菜市口觀看鉤陳院斬殺妖邪的百姓,不由啞然失笑:“這也算是聖王設利、萬民歸德麼?”
“呵呵,鎮魔院已經好些年不做這樣的事情了。在他們看來,像演猴戲似的當眾斬殺幾個妖邪,於大局絲毫無補,反而會因為譁眾取寵而被朝野輕賤。”
壽跋連眼皮都不抬,悠然說道:“可大司馬和本官都認為,既然百姓喜歡看熱鬧,咱們就該給他們熱鬧,同時還能讓他們覺得天下尚算太平,心裡也能多幾分安定喜樂,這不是德政又是什麼?”
齊敬之皺眉想了想,終是無奈搖頭:“壽長史這話聽著不大對味,但細想之下倒也有幾分道理。”
“當初九真變亂時,先是天衣教虎君道人假冒天狗、擊碎城門,又有摘心婆子屠滅金刀魏氏滿門,同時城中亦是謠言四起,說什麼國主命鎮魔院豢養狗皮鐵爪之惡鬼棖棖,挖取活人心肝來賄賂天狗,鬧得滿城驚惶、人心搖動……”
“這人心一亂,依託武成聖王封神之道的聖姜人道法理便不再安穩,被其鎮壓的東海金氣、司秋之神隨之動盪,天衣教和丁氏兄弟也就有了可乘之機。”
“只看這些第四境的大能想要成事,尚要先行攪亂世道人心,便知這百姓有沒有砍頭斬首的熱鬧可看、心裡又是否安定喜樂,看似無關痛癢,其實竟也頗為要緊。”
齊敬之走到壽跋對面坐下,心不在焉地盯著鐵茶壺上方不斷升起又散去的水氣:“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蹴鞠……”
“我前幾日入城時見到這種景象,私下隱隱覺得不妥,不明白國主和朝堂諸公為何會放任都中百姓耽於享受玩樂,原來其中竟還有這種深意麼?”
聞聽此言,壽跋終於訝異抬頭:“比起在修行上的超卓天資,壽某其實更欣賞你這等舉一反三、見微知著的玲瓏心思。只不過麼……”
壽跋稍作停頓,伸手拎起鐵茶壺,燙洗茶具之後倒了一杯熱茶遞給少年,臉上的笑容很是玩味:“只不過,都中風氣浮誇、百姓熱衷享樂,倒並非是什麼人刻意縱容,而是人的天性使然。”
祂一邊說一邊同樣給自己倒了一杯,用蒲扇大耳扇了扇,美滋滋地啜飲一口,緊接著就仰頭再飲而盡,喉嚨裡發出一聲滿足的嘆息。
這位鉤陳院長史擱下茶杯,伸手朝城樓西面一指:“依照古制,五家為比,五比為閭,一條閭巷便是二十五戶人家比鄰而居。當年此地被稱作臨淄三百閭時,已經堪稱驚人。”
“然而及至桓王登位,任用管子執政,設宮中七市、女閭七百,徵夜合之資以佐軍興。嘿嘿,雖說此閭非彼閭,但七百之數仍舊驚世駭俗,而那些年也確實軍資充足、國勢日隆……這人的天性究竟如何,也就不問可知了。”
驟然聽見“女閭七百”“夜合之資”等言語,十六歲的少年臉上驀地一熱。
他舉起茶杯,低頭喝了一口,只覺湯潤水滑、唇齒留香。
再聯想到壽跋方才喝茶的做派乃至對方口中的桓王之政,少年忽然就意識到,面前這位壽宮之神同樣是個喜歡熱鬧和享樂的,否則也不會口口聲聲為了公事,卻隨身帶齊了炭盆和全套茶具,跑來這閭門城樓上煮茶講古、與民同樂。
正在兩人默默品茶的時候,城樓下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