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龍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4章 遊神御氣,嚼龍,屠龍氏,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有出什麼大的差錯,每一步的根基也頗為紮實。」

「如今你在餐霞這一步已有非凡妙悟,下一步便要顯化心相,不妨先說說,在你看來這心相該是何物?」

齊敬之想了想,斟酌著詞句說道「我曾直面過巢州鎮魔院辟邪都尉的神念,恍惚間見到一尊與他容貌相似的巨人,巍峨如同山嶽,有天地大勢加身。」

「亦曾有一位第三境大成的前輩對我言道,心相乃是以自身心骨為裡、所食天地精氣的神韻為表,從而成就的一尊心內之神,其形體容貌與修士自身相類,又結合本人的先天血脈根性和後天功法閱歷而有所差別,而且越是神異不群,越是接近那些傳說中的祖師與仙神,就越是難以孕育……」

齊敬之語聲漸弱,眼中卻又閃過一絲明悟。

正所謂溫故而知新,此刻他想起當初鄧符卿的一番指點,忽地意識到如果心相顯化得太早、太順利,反而不是什麼好事,縈繞心頭的些許浮躁之意登時淡去了大半。

「這是金玉之言、真修正論!」

鄭仙聞言點了點頭「我輩修士踏上道途,每前進一步,便會離凡人愈遠、距神聖愈近。鄭某所說的神聖,可不是神座上供奉的那些,亦非世家宗譜裡排在最前頭的那些,而是修士從天地自然、紅塵百態以及自己的身心之中汲取養分,培育出來的本性真我。」

「這個去偽存真、求得真我的過程,便謂之借假修真。若是套用佛門的說法,便是要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照見最終的光明自性,謂之求證菩提。」

「雖說第二境的心相與真我、菩提還相差甚遠,卻是一名修士去偽存真、明心見性的起始,委實極為要緊!」

「畢竟真個論起來,第一境所成的心骨是你循著前人腳步、亦步亦趨所成,受到了長輩教導、功法要旨、自身見識的侷限,未必就與自己的本性完全相合,到了心相這一步,就要順從己意、有所取捨。」

齊敬之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心裡卻是想起了琅琊君的那株金棗樹。

接下來,鄭仙並沒有講解該如何取捨,而是講起了第三境的修行「待心相顯化乃至穩固之後,修士便可著手第三境、也就是遊神御氣境的修行,同樣分為三步,依次是靈臺、神形、道種。」

「只不過要想將這個神遊境分說明白,就不得不先提一提無極之野。」

聞聽此言,齊敬之登時來了精神。

這所謂的無極之野他都快聽得耳朵起繭子了,無論是掖城崔氏的螭虎魚靈,還是天狗老道的谿邊狗皮,乃至於此刻正扒在他的肩頭、用枝條遞過來一滴赤露的若木刀靈,可都是出自無極之野,這回終於能得聞其中究竟。

齊敬之按捺住心頭雀躍,依舊用食指接住若木赤露,隨手往唇邊一送「還請君上解惑!」

「無極之野,又稱廣漠之野、逍遙之野,超脫於凡塵俗世之外,是一切有形無形之物的倒影,是一切有靈眾生的靈性源頭,是水中月、是鏡中花,卻又真實不虛,橫無際涯,玄之又玄。」

「黃泉其實就出自無極之野,有靈眾生死後在其中洗去凡塵,便會不由自主地升入無極之野的無窮高處,歸入萬物靈性的源頭靜待輪迴。」

「無極之野乃是最為接近大道的所在,其中蘊藏無上奧秘。自上古乃至更為古老的年代起,便有活著的生靈找到並進入其中,發現在裡頭待得久了,竟能復返自然性靈、感悟天地至理,以此近道長生!」

琅琊君在說出上述這番話時,臉上竟帶著齊敬之從未見過的肅穆神情,語氣也是說不出的鄭重「只不過那時候,若是活著的生靈想進入其中,尤其是要將自己的身軀一起帶入,就必須具備看穿虛實、打破界限的偉力,用如今的修行境

界來衡量,至少也要第四境大成乃至邁入第五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俠骨槍魂江湖路

洛驚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