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六百九十四 大漢拒絕擺爛,玄德,御炎,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備很清楚,經過他多年的努力,朝廷內能辦事、願意辦事的官員數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眼下,還是有很多尸位素餐的傢伙正在濫竽充數。

這樣的情況一日不改變,大漢就一日不能真正的挽回局面。

而這一點,他早在涼州就發現了,所以他在涼州改革了原本的上計制度,執行了一套定時定量淘汰不合格官員的制度,對於無法完成既定任務的官員執行淘汰制度,罷黜他們的官位,換有能力的人上。

上計制度是個不錯的制度,從戰國時秦國、魏國就開始執行了,秦漢進一步革新該制度。

郡國每一年度都要向朝廷上報戶籍財政、治獄懲盜、宗室名籍、邊戍狀況、地理行政、勸課農桑等方面的訊息,每一年度都要更新情況,然後由朝廷評斷,一般以遷、降、轉、徙、出入、遷補六種方式作為賞罰方式。

本質上,這也是一種kpi,只是沒有具體的達標線和危險線,雖然屢有徇私舞弊的情況發生,但整體來說對地方依然有較強的震懾力度。

只不過隨著皇權的逐漸衰微和皇帝執政能力的下降,上計制度的威懾力也在不斷的衰減。

西漢最初的時候,由皇帝親自接受郡國官員的上計,親自處理,震懾力度極大。

東漢最初由大司徒負責,到後來,逐漸變成了尚書檯尚書負責,尚書檯上書的品級不過六百石,對於地方的震懾力度比較小,而這種變化,也顯示出了中央朝廷的逐漸無力。

到劉備當初在尚書檯實習的時候,盧植就指出,上計制度漸漸流於表面,郡國官府的上報和朝廷的稽核日趨形式化,失去了上計制度原本該有的意義。

於是劉備在涼州掌權之後,參考上計制度,設計了自己的制度,並且由自己本人深度介入,還要加強稽核與監督,並且以較快的懲處效率來增加這一制度的震懾力。

一段時間的運轉之後,在涼州執行的這套制度修繕了一些不合理的細節,把整套制度確定的更加完善,然後就在涼州官場紮根了,這些年來運轉的很不錯。

要說這是全新的上計制度也沒錯,他給涼州下的任務,給涼州制定的kp1,對涼州的期許,涼州官府都能完成。

這還是第一批最精幹的官員們被大批次抽調到三輔三河之地之後給他帶來的感覺。

“上計制度執行至今,已經有了太多的弊端,各地官員和朝廷官員多把它視作應付差事,不予重視,不得已之下,我在涼州執行了改革。

改革之後,涼州官員的執行力度之強,是我在其他地方所沒見到的,其他地方的官員能少一事絕不多一事,講究一個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而在涼州,這樣的問題是沒有的。

總體來說,大漢官場上有一個非常不好的慣例,那就是推卸責任,官員只想要享受,不想要承擔責任,只要尊榮,不要負擔,這樣的情況多了,大漢國勢就衰微了。

而在涼州,我們執行的是另一套體制,開年,我們根據去年的情況,制定今年需要辦成的事情,所有人聚在一起,開一個大會,把各自要辦成的事情分配好,這一整年就要達成這些目標。仟仟尛哾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任務,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職責,每一個目標所附帶的風險,是執行的官員來承擔的,任務出了問題,不僅要問責具體的執行者,也要去問責上官為什麼沒有把控風險。

涼州有專門執行這個職責的官署,就是監督官員達成任務,在官員沒有達成任務的時候,則要專門負責稽核此事,將此事弄得通透,搞清楚到底是誰的責任,誰的問題。

過去,所有官員最擅長的就是推卸責任,遇到事情不想著解決,而想著如何把自己的責任撇乾淨,生怕丟了一絲一毫的權勢,事後卻又不吸取任何教訓,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千年軍國

行者雷昂

庶女天下之妃同凡響

雲淺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