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22章 週二,落晴鳶,醉落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使用財政資金,其中涉及諸多制度改革,也在實踐中遭遇了各種困難;大多數引導基金的最終投向都是“戰略新興產業”,比如晶片和新能源汽車,而不允許投向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政府在設立引導基金後,需要成立專門的公司去管理和運營這支資金,透過這些公司把基金投資到其他私募基金手中,這類公司的運作模式大概分為三類:第一類與城投公司類似,是政府獨資公司;第二類是混合所有制公司;第三類類似於華夏幸福。我國政府引導基金的發展,需要三個外部條件:制度條件;資本市場的發育要比較成熟;產業條件。眾多政策為政府產業引導基金奠定了制度基礎,但其爆發式發展卻是在2014年前後,最直接的道火索是圍繞新版《預演算法》的一系列改革。引導基金大多采用“母基金”方式運作,與社會資本共同投資於市場化的私募基金,用過後者投資未上市公司的股權,這種方式的繁榮,需要三個條件:有大量的社會資本可以參與投資,有大量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可以委託,有暢通的投資退出渠道,其中最重要的是暢通的資本市場退出渠道。絕大多數的政府引導基金最終都投向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這是由於這類產業的三大特性決定的:扶持和發展戰新產業是國家戰略,將財政預算資金形成的引導基金投向這些產業,符合政策要求,制度上有保障;戰新產業屬於技術前沿,高度依賴研發和創新,不確定性很大,所以需要更能承擔風險並能為企業解決各類問題的“實力派”股東;很多新興產業正處在發展早期,尚未形成明顯的地理集聚,這讓很多地方政府看到了在本地投資佈局的機會。引導基金的成效取決於這些新興產業未來的發展情況,當下言之尚早,但它確實面臨四類屬於運用財政資金做風險投資的體制性困難:財政資金保值增值與風險投資可能虧錢之前的矛盾;財政資金的地域屬性與資本無邊界之間的矛盾;資本市場激勵機制。
經濟發展是企業、政府、社會合力的結果,具體合作方式取決於各自佔有的資源,而這些資源稟賦的分佈格局由歷史決定。政府和市場沒有黑白分明的界限,幾乎所有的重要現象,都是這兩種組織和資源互動的結果。
筆耕不輟,邊聽最後一節課邊不停地寫,連漂亮姐姐離去了都沒注意到,可惜筆沒墨了,被迫中斷,提前回去。
說的是今晚有超級月亮,但我們這隻有月暈,像那些絕世美女一樣,戴了層輕紗。
我們還有更長的路要走,不過沒關係,道路就是生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