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敲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千零八章 朕支援章卿,寒門宰相,幸福來敲門,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整兵。
章楶上奏天子說,古往今來大多數王朝的兵馬,一開始都非常善戰,但久而久之便非常懈怠。
打仗的時候進而不進,退也不能退。
如今天下承平已久,宋朝的軍隊腐敗驚人,雖說已經實行將兵法進行改革,但是仍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
所以章楶說,要勝西夏,唯有裁掉舊軍,編練新軍一條途徑。
官家對立下赫赫戰功的章楶十分賞識,對他的建議也是當即採納。
官家聽從了他的建議,讓章楶在對原先熙河路三軍的基礎上,重新拆散重編。
章楶將隸屬於原先秦鳳路的舊兵進行縮減,同時嚴格實行蕃軍和漢軍混編,同時嚴明軍紀,補充兵械,進行操練。
如今操練已是半年,章楶覺得時機還不成熟,所以打算將出兵湟州之事,推遲到明年秋天。
章楶的要求,李憲肯定是不答允的。
李憲道:“官家的意思,讓你年內出兵打下邈川城,哪能拖到明年秋天?”
邈川城是青唐第二大城,僅次於青唐城,攻下了邈川就如同攻下了湟州。
不過章楶卻顯得非常的堅決:“兵未練就,各路將官還未熟悉兵卒,特別是從太學來的武生根本不瞭解戰陣,如何能戰?”
李憲道:“經略使去年夏賊一戰,出兵前,眾皆疑惑,唯獨經略使力排眾議,何其果斷。”
“洮水一戰,梁乙埋膽寒,夏人至今不敢談熙河二字,為何如今卻不敢了?”
見李憲以言語相激,章楶道:“此一時,彼一時,當時夏人攻,我守,故能勝之,如今攻守易勢,一旦不慎則是全軍覆沒之局。”
李憲道:“莫非章經略為帥,只能守不能攻?”
章楶道:“不是不能攻,只是兵未練熟,倉促出兵必無勝算。”
無論李憲如何說,章楶反覆強調‘兵未練熟’這句話。
章楶編練新軍還大量採用,出身太學的武生。
當初章越改革太學,將太學生功課分作經義和治事。
其中治事就有治民,武學,算學,水利,律學,史學等等。太學生除了經義的功課外,必須選一門治事。學習武學的太學生被稱作武生。
對於太學生出身的武生,天下各路的宋軍說實話都並不待見。
自文武殊途後,武將和文官彷彿兩個系統,有著天然的隔閡。這與漢唐那等上馬能治軍,下馬能治民計程車人完全不同。
當然宋朝也是基於五代之禍的防範意識,故意讓彼此對立,甚至在文官與武將間製造矛盾。
所以這些武生,只有熙河路的宋軍願意接納。
反正將兵法,已將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體系破壞了,形成了訓練與作戰一體。那麼也不在乎讀書人領兵治軍。
想要兵馬能打,那還是節度使那套制度最好用,這是毋庸置疑的。
章楶如今建功立業之心極重,又兼熙河之勝,所以一切只講究效率,而且也不怕得罪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首先他發覺讀書人來治軍,確實效果不錯,先在軍紀上立竿見影。
其次學習得快,平日在太學時武生就學習什麼是治兵之法,將兵之要,剛剛領兵時確實理論跟不上實踐,但一旦熟悉上手了,就是一把好手。
所以章楶對整訓出來的兵馬極有信心,等著日後一鳴驚人,一戰功成,好遂了他凌雲之志。
如今兵馬操練了一半,章楶斷然是不肯用兵。
李憲和章楶吵得是各不相讓。
李憲心想,當初洮水之戰前,還不是自己讓章楶領兵,他哪裡能升任熙河路經略使,如今倒是反對起他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