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節,贈你一夜星空,皎皎,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知道他的力氣比郗羽大多了。第二,郗羽這個女孩子……”徐雲江的表情凝重起來,“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完全不像能幹壞事的人。”

李澤文知道他的意思。早年的犯罪學裡有一種對罪犯相貌的研究,這些研究者試圖總結出重刑犯們的長相的規律,從他們的外表,比如臉部的輪廓、耳朵的形狀、頭髮的顏色判斷他們是否可能犯罪——這種理論類似我國古代的“面相學”,很快被斥責為“奇談怪論”就消失在歷史的舞臺上。但不論怎麼說,人們在自己的內心總會對其他人的長相做一個下意識的判斷。而郗羽的的確確長了一張“最不可能犯罪”的臉。

要懷疑一個品學兼優、人人誇讚,眼神清澈且笑起來有一對美麗酒窩的女生犯下了謀殺罪,也相當挑戰人的三觀——警察們也不想接受這個現實。

李澤文說:“但無論一個人的長相如何,都不能憑面貌洗脫嫌疑。”

徐雲江說:“當然不能以貌取人。但在沒有實證的基礎上,我們就會傾向相信面貌。退一萬步說,就算是她把潘越從樓上推下去又能怎麼辦?她不滿14歲,就算是殺人放火也不用負刑事責任——就算我們找到了目擊證人證明是郗羽把潘越推下樓,這案子也送不到法院去。”

李澤文說:“查案之時,疑罪從有,斷案之時,疑罪從無。”

現代的刑事調查案件認定犯罪靠的是證據為本的原則,要用指紋、足跡、dna、影片監控以及相關的勘查、檢驗報告、鑑定結論等硬性的證據作支撐,才能辦成鐵案。如果沒有這樣的證據,即便有明確的犯罪嫌疑人,也未必會受到應有的懲罰。

“正是如此。在自殺證據充分,他殺證據沒有的情況下,我們以自殺結案。”

李澤文加重語氣:“第四天就結案了。”

“這是正常流程,”徐雲江表情坦蕩地看著李澤文,“‘緊3快7慢30’,這種說法,李教授聽過沒有?”

李澤文博聞強識,知道這個說法。所謂“緊3快7慢30”,是指的許多刑事案件,尤其是殺人案件有一個規律,大多數案件,3天之內可以破案;略微複雜有大體線索輪廓的案件,7天之內可以破,一個案件超過30天還沒有偵破,那就遙遙無期了。大資料顯示,前面這兩類案件基本佔了所有殺人案件的95%以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奉旨撒嬌

不是風動

強人

張小花

輪迴樂園之摧星者

獄下

初戀星球

琬音

全修真界都是我的鏟屎官

古城白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