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節,贈你一夜星空,皎皎,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化,基本都是寬鬆的運動服造型,面料多是粗糙的化纖材料,很難留下什麼指紋。但為了學生安全起見,校服上往往會點綴一些熒光條紋。
“我看現場照片時注意到,南都二中的校服的肩膀手臂有白色的熒光條紋,這種材質容易留下指紋。”
“非常準確。當時我們在潘越校服上發現了三組指紋,分別是潘越自己的,潘越母親的,還有郗羽的。”
潘越的校服上有郗羽的指紋,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事實。擺在警察面前的事實是:郗羽是唯一一個在潘越墜樓後還觸碰過他的人,而她很可能也是潘越生前最後見到的人。
哪怕是一部偵探小說都沒看過的人都會提出這樣問題:潘越校服上的郗羽指紋有沒有可能是墜樓之前留下的?
“徐隊長,你有沒有問郗羽為什麼要去翻潘越的身體?”
“在現場我就問了。我當時並不知道她和潘越之前發生過‘表白失敗’的事情,只是因為看到她身上有血跡,問她為什麼要去翻潘越的身體。她回答說自己打掃完教室的下樓離開時,走到一樓看到有人趴在地上,她看見地上的那個身影有點像潘越,但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所以就想去看看……雖然我覺得這個女孩子膽量太大了一點,但這個解釋也行得通。”
“當時你們已經知道那是潘越了?”
“知道。剛到現場就有老師說了,他在學校裡也是個名人。”
李澤文說:“徐警官,你當時和郗羽還談了什麼?”
“我倒是想問,但沒能問下去。她當時情緒已經有些崩潰了,如果不是因為她老師在一旁安慰她,估計連回答我的問題都答不了。”
“她的老師是哪位?”
“一個年輕的男老師,是她的班主任,態度很強硬地要我們不要再問了。”
“姓周?”
“應該是的,我對他印象不太深。”
“不過,這段記錄沒有留在警方的報告裡。”
“有幾個原因。”
“都是什麼?”
“第一個原因,市裡發話了。當時市裡省裡好幾個領導的孩子都在南都二中讀書,二中校長找到他們,要求警方低調處理墜樓一案,因為鬧大了對學校影響不好。市裡自然要給人家校長一個面子,敦促我們快點結案。”
“第二個原因是什麼?”
“和郗羽的母親有關。”
“郗羽的母親?”李澤文說,“我記得她是報社的記者。”
“記者厲害啊。當時還出了一件很重要的事。要知道,潘越家也不是無根基的,在公安系統內也頗有一些關係,他們透過渠道,找到了局裡的人,知道了我們調查進展,發現我們郗羽有點懷疑,又弄到了郗家的地址。潘越的母親衝到郗羽家裡去裡大吵大鬧,要郗羽償命。郗羽的母親是日報的記者,還是比較出名的那種,人脈關係很廣,她憤怒地找上分局,要我們對洩露資訊負責——更重要的是,她還聯絡了許多外省的媒體要曝光我們,說真的,局裡當時非常被動。”
李澤文聽到此處,也已經明白了,這段小插曲才是徐雲江對這件案子印象深刻的導火索。
“第三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案件沒有線索。我們沒有找到目擊證人,潘越的情緒不好是事實,日記裡的悲觀情緒也是真的,死亡的特徵也完全符合自殺的特徵——法醫實在找不出他殺的證據。我們內部傾向認為,潘越和郗羽放學後見了一面,兩人或有爭執,甚至發生了肢體接觸,然後她離開,潘越想不開墜樓。”
“沒有人懷疑是她推人下樓的?”
“個別人有這樣的想法,大部分人不認為如此。第一,她是女生,雖然長得高,但是非常纖細,潘越的個頭雖然矮小一點但是男生,看手腕的粗細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