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節,贈你一夜星空,皎皎,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戒心。”
分析相當合理,李澤文自然不吝誇獎:“不錯。這的確可能是曾經發生過的事情。”
難得被自家教授誇獎一次,郗羽對自己對信心更足了,繼續說:“同時,此人能把他翻譯的詩偽裝成遺書,對他一定相當瞭解,有途徑和機會看到他的日記本。畢竟瞭解他才可能知道他筆記本上的翻譯詩歌並巧妙地加以利用。”
李澤文聽她說完後徐徐指出:“問題在於,潘越墜樓的那個下午,沒有立刻回家反而在初三樓層到五點半的人的所有人都滿足這兩個條件。”
“……”
郗羽啞口無言。的確,當天放學後留到五點半的人,除了她自己外,還有兩位老師,孟冬,以及兩名值日生。兩位老師對潘越相當瞭解,潘越對他們的信任程度絕對很高;然後是孟冬,和潘越是多年好友兼同桌,就算兩人有點矛盾,但孟冬要翻看潘越的筆記本找到一首詩歌毫不困難;最後就是兩名值日生,他們和潘越的關係比較疏遠,但大家都是同班同學,也難說他們一定沒有看到潘越筆記本的可能。
“同時,根據警方的記錄,監控沒有拍攝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這五人在潘越墜樓之前就已經離開了學校。”李澤文道,“而且警方也沒有對這五人的回家時間做更具體的調查,比如詢問他們的家人瞭解他們的回家時間。”
“……”
“你可以想象這樣一種可能,”李澤文接著道:“你們的教學樓有兩部樓梯,分別在教學樓的兩端。潘越墜樓落點在其中一部樓梯附近,倘若有人在樓頂上造成了潘越的死亡,想象一種可能此人可以從另一部樓梯下樓,偷偷離開——我估計,此時初三年級的人都圍聚在潘越身邊,極有可能根本注意不到有人下了樓。”
“是的,當時情況很混亂。”郗羽說,“我就在現場……”
雖然郗羽當時受刺激太大記憶有些混亂,但她到底沒得失憶症,對當時的情況還有些模糊的印象——教學樓前全都是從教室裡湧出來看熱鬧的學生,他們在一起交頭接耳好不熱鬧,老師們忙來忙去維持秩序,在這樣混亂驚恐無序的情況下,多一個人少一個人是很難發現的。如果這個人本身又是學校的師生,那跟無從發現了。
郗羽定了定神:“這樣的話,我們就不能從‘誰能接觸到潘越的筆記本’這件事上入手了……就要從其他角度開始查這件事了。”
李澤文不做聲,示意她繼續發表言論。
“動機。”郗羽說。她好歹也看了十本八本推理小說,這點想象力還是有的,“我們要找到動機。”
李澤文以一種很小很妙的弧度彎起嘴角,對她露出一個“孺子可教”的笑容:“不錯。”
被李澤文嘉許,郗羽精神振奮得很,她又翻出了一個筆記本,展示給李澤文看:“我昨天晚上在家裡翻出了以前的書和筆記本,找到了幾位同學曾經的聯絡方式,我想接下來應該聯絡我之前的同學,看看能不能從他們那裡獲取到什麼有用的線索。”
李澤文看了一眼,卻沒接,只道:“這點不用擔心,有專業人士負責。”
郗羽完全沒懂:“什麼專業人士?”
李澤文沒解釋,轉開了話題:“先不提這個,我還有別的事情要問你。”
“什麼?”
李澤文拿手指敲了敲她的筆記本:“跟我說說你印象中的程茵。”
第45章
從哪裡說起?
初一下學期,因為座位調動的關係,郗羽和程茵成為了同桌。座位調動的第一原則是同性才能同桌——女生和女生同桌,男生和男生同桌;第二原則是“好帶差”,好學生帶差生。郗羽就負責“帶”程茵。程茵的成績不好,班上五十餘人,她大致位於最後的幾名,學習起來比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