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節,贈你一夜星空,皎皎,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劃後路,幾年後就難說了。”
郗羽瞪起了一雙大眼睛:“怎麼?”
“跟國會山的人打聽了一下,他們準備在接下來的幾年內透過一項新一輪的法案,法案的內容大概是,在學術領域裡將會加重‘政審’的分量,越來越排擠外國人——尤其針對亞裔的現象會越來越嚴重,不會有太大的轉機。”
科學界從來也不是象牙塔,美國的學界和政治界經濟界的聯絡非常密。科學家們也要面對人生的種種需求與衝突——你想升職吧?你想成為學界大牛吧?那就多發論文。發論文的要做研究,研究的經費哪裡來,人員從哪裡招?需要的時候,科學家們玩心計和手段也是在所不惜的。在這種大環境下,許多學者都身兼數職,不會純潔得和小白兔一樣。他們為政治家站臺,在大公司拿顧問費,郗羽的導師就拿著幾個團體的顧問費,至於李澤文這樣的政治學教授不跟國會山扯上關係,反而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啊?他們真打算這麼做?美國可是個移民國家啊。”郗羽瞪大眼睛,“他們是要把移民,還是高學歷移民趕走?”
“歷史都是相似的。人種、經濟、文化、意識形態等問題彙集在一起,的確緩慢的拉扯著美國這輛列車駛向新一輪的排華法案——不過吃相會大概會比一百年前好看點。”
郗羽思索著,扯了扯自己的髮梢。她對美國當然沒什麼深刻的感情,美國的學界當然也不是天堂,但求學這幾年多少她感受到了這個世界第一大國在科研製度科研人才培養上的優越性,雖然各種小毛病層出不窮,但依然比這個地球上的任何國家都要好,說一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是很貼切的——這個制度基本上會給全世界熱愛科研的人一條出路,自己這些年的年的成長也受益於這個制度,此刻親眼目睹著這個制度逐漸走向瓦解,心情有那麼一點複雜。
郗羽想了想,又問:“教授,那你知不知道田教授的近況?”
“她找了一個專業做人權問題的律師,現在已經保釋回到家裡了。順利的話,一兩年應該可以解決這件事吧。”
“一兩年?”郗羽對美國的法律的瞭解真是不太多,她嚇了一跳,“要這麼久?”
“美國法庭流程很慢,一年已經很快了。”
“……不論如何,希望田教授可以安全無事啊。”郗羽重重撥出一口氣。
兩人邊吃邊聊,這頓早餐吃了半個小時,服務員半小時後進了屋,清理桌面。
郗羽覺得接下來的話題務必轉到正事上來——她從自己隨身的大挎包裡翻出筆記本和筆,清了清嗓子道:“教授,我昨晚在家裡整理了老師們的聊天內容,就在這裡。整理這些談話內容的時候,我總結出來了幾點關鍵的線索。”
李澤文伸手拿過筆記本,大致掃了一眼,隨後放到了一邊。
“說說看。”
“首先,昨天鄧老師提供了許多線索,她和我們的觀點一樣,也認為潘越不太可能自殺;其次,潘越有渠道拿到國外的圖書,也有能力翻譯一首外文詩。”
“再其次,潘越很可能知道誰傳播了謠言,至少他心中是有一個懷疑物件的。我想,會不會有這樣一種可能,潘越去找這個傳播流言的人問詢,然後發生了種種事件,導致他墜樓。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入手,找到那個散播謠言的人。”
李澤文看著她的黑眼圈就知道她昨晚大概又沒有睡好,大概一晚上都在想這個問題。
“除此外,我們還可以利用其他線索。”
李澤文用鼓勵的語氣讓她繼續說下去:“是什麼?”
“如果潘越真的是被謀殺——根據法醫報告,潘越死於墜樓這件事沒疑問,但他有沒有可能是被人欺騙甚至存心推下去?要發生這種情況的話,他應該相當相信這個人,毫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