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節,贈你一夜星空,皎皎,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樣的,李澤文看她一眼,解釋道:“你要知道警方的工作流程。出了人命案,有人報警後,第一個到達現場的是轄區派出所的民警,同時,分局刑偵隊也會接到通報。民警到達後會迅速控制現場,維持秩序;隨後,公安分局的刑警、痕跡專家、法醫會陸陸續續到達,他們走訪、取證,初步分析案件,做出定性分析,判斷案件是否屬於犯罪事件。如果不是,出具報告,結案;如果是,作為刑事案件立案調查;再根據案件的惡劣情況,需要的技術支援程度決定是否成立專項組,是否通報市局、省廳以及更上級的機構。”

這些知識對郗羽來說是完全新鮮的,她凝神聽著李澤文的講述。

李澤文繼續道:“你可以看出,對命案而言,公安分局的工作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操控性很大。分局的取證詳細程度,調查過程的細緻程度,決定了一件案子是大還是小。往上,就是查不出來是要受處分的大案;往下,是隻要幾頁報告紙就可以扔進檔案堆的小案。好在大部分命案案情都較為簡單,分局的刑偵隊調查比較短的時間就可以得出結論。”

“什麼結論?”

“意外死、自殺、他殺。”

“教授,這三種怎麼判斷?”

“排除法。先找他殺的證據;如果找不到,再找自殺的證據;如果還找不到,就是意外死。”

“……我覺得這個標準很似乎模糊。”郗羽說。

“不,這很嚴謹,並且很有效。警方有一套詳細的判斷標準,如果按照標準一一校準條件,可以快速得出意外死、自殺還是他殺的結論,出錯可能性較低,”李澤文說,“但這也只是‘較低’,不可能百分之百準確。”

“在司法實踐中,”季時峻補充,“最難判斷自殺和他殺的就是兩種情況,一種是溺水死亡,一種就是高墜死亡。很不幸,潘越的案件就是後一種。在沒有目擊證人的情況下,趁著一個人不注意把人從樓頂上推下去和他自殺跳樓這兩種情況是很難判斷的。”

郗羽默默點頭。她算是看過一些推理小說,當然知道這樣的案子是最難破的。

李澤文說:“警方的原則是‘命案必破’,如果破不了案,年終考核也不光彩。警察是公務員,是官僚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情況下,他們做事的邏輯是基於讓問題消失而不是讓問題得到解決。”

“‘消失’‘解決’……”

郗羽仔細咀嚼著李澤文的話。她領悟力其實不差。解決問題和讓問題消失看似相似,其實處理方式截然不同。

“類似亞歷山大砍斷繩索的故事?”郗羽問兩位教授。

“你可以這麼理解。”李澤文道。

這是一個著名的傳說故事。2000多千年前,亞歷山大大帝進兵亞細亞。當他到達亞細亞的弗尼吉亞城時,聽說城裡有個著名的預言:幾百年前,弗尼吉亞的戈迪亞斯王在其牛車上繫了一個複雜的繩結,並宣告誰能解開它,誰就會成為亞細亞王。亞歷山大他舉起劍對準繩結,狠狠的一劍把繩結劈成了兩半,這個保留了數百載的難解之結,就這樣輕易地被解開了。

解決一個案件其實是件很難的事情。徹底解決案件,你就要順藤摸瓜找到案件的每一個要素,就好比解開一個複雜無比的繩結;但是讓案件消失,就好比亞歷山大砍斷繩結的過程,直接砍斷,就沒有“問題”存在了。

“我不是說警方會草菅人命,但對墜樓這樣的簡單的案件,他們一定會出具一個結果,”李澤文看出了她在想什麼,直接道,“只要沒有明顯的疑點,就會歸納到意外死和自殺兩種情況;倘若有證據證明某人某墜樓前情緒低落,遭遇變故,那結論會倒向‘自殺’——同時,如果此人還留下了一份遺書,那就可以辦成鐵案了。”

季時峻道:“還有一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為你開啟時間的門

皎皎

公子極惡

淺如月

HP我的爸爸是伏地魔

吃瓜下

老攻失憶後人設崩了

念念有嶼

穿成農家老婦,我帶著兒孫去逃荒

暴富的喵喵

因果輪迴之第九世覺醒

菩提樹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