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三章 帝皇戰威,閃電小兵,戰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百九十三章 帝皇戰威
楊文廣的吼聲雄渾有力,便如晴空霹靂一般,震得近處士兵耳朵陣陣轟鳴,威武昂揚之氣,遍佈於荒野之上。
他本是的大宋名將楊延昭第三個兒子,現居於汴梁城內,勇武之名甚著,比他的兩個哥哥都要勇猛得多。
今年剛剛弱冠之年的楊文廣,稟承家風,欲入軍中磨鍊,為國效命,殺敵報功。可惜遼國覆滅太早,讓他不及從軍隨從消滅遼國,常因此而嘆息不已。
正當他以為可以馬放南山、天下太平之時,原本的大宋屬國西阻卜竟然改國號為華夏,北安王也越制稱帝,惹得大宋天子龍顏大怒,扣押了北方來的商隊人員,導致北虜悍然入寇,大宋天下,危在旦昔之間。
堂兄楊琪一心報國,多年來為家國在北方與契丹人辛苦打拼,殺敵無數,卻終究戰死在新興北虜鐵蹄之下,讓楊文廣扼腕嘆息,悲憤莫名;親如姊弟的穆桂英也在與敵國戰鬥之中失去音訊,生死不知,多半便是在太原城破時殉國而死,這樣的血海深仇,安能不報?
楊家歷代英烈,天下皆知。而楊文廣則這一代最有血性的男兒,歷次向朝廷請戰不得允准,索性帶了自己的家將,召集了大批不肯做亡國奴隸的熱血男兒,強行衝出城來,與敵軍決一死戰!
守城門的將官正在到處忙著佈置城防,誰知他竟然從裡面殺出去,城門內守兵阻擋不住,甚至有人在他振臂高呼下,熱血上湧,跟隨著楊小將軍一同出城殺敵,把長官的命令都丟到了腦後。
為了不被敵軍拋石機擊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華夏軍按照羅大成的命令,在離城較遠的位置紮營,只在城下遠處巡邏吶喊,想要在開城門時趁機奪城已經來不及,只能揮軍前往抵擋,欲將這一支軍消滅在城下,以恐嚇城中守軍。
楊文廣率領大批家將,揮軍突擊,手中長槍漫天狂刺,將一個個的敵兵挑下馬去,朝著前方的北虜首領衝殺而去。
此戰兇險,他自然知道,而帶著這支新組建起來的民兵,戰鬥力更是不能保證,若是戰敗,自然是以死報國,再無可言。
可是此戰若能一舉成功,當場刺死北虜的皇帝,敵國軍隊必然士氣大降,到時兵無戰心,汴梁之圍自然可解。而只待勤王之師來到,只怕這十萬敵虜,都要陳屍黃河南岸,再無性命北歸!
想到這輝煌燦爛的前景,楊文廣不由熱血沸騰,仰天縱聲厲吼,奮力揮舞長槍,噗地一聲,將前方衝來的一名華夏將官破胸刺死,用力一挑,屍體被挑落馬下,發出轟然悶響。
大批的華夏騎兵呼嘯著縱馬衝來,揮舞戰刀疾劈而下,跟在楊文廣身後的大批民兵、家將慘叫著跌倒在地,無法與這些兇悍的北軍騎兵相抗。
楊文廣大吼著與敵軍拼殺,長槍漫天挑過,刺殺敵兵無數,一步步艱難地衝向羅大成的方向。
在他身後,民兵都已被華夏騎兵大隊衝散,家將也被斬殺大半,只有數十騎還跟隨著他,在血雨腥風中與華夏騎兵慘烈拼殺,不時有人被敵兵戰刀砍中,摔落馬下。這威武壯烈的情景,讓城上軍士百姓都看得目中含淚,感懷不已。
楊文廣身上也中了無數刀,盡憑著護體罡氣抵擋下來,卻也被敵軍戰馬衝撞,胸中氣血翻湧,似乎受了內傷,只是靠著一口氣強撐著向前衝殺,奮力刺死攔路的敵兵,向著敵軍帥旗衝去。
“放他過來!”一聲怒吼在帥旗下傳出,華夏騎兵迅速分向兩旁,放過勢若瘋虎的楊文廣,轉而殺向他身後的家將、民兵,亂刀漫天砍下,將那些大宋熱血男兒砍死當場,血染在汴梁城下泥土之中。
楊文廣咬牙不去聽後面傳來的慘叫聲,只是挺槍上前,拍馬疾衝向前方的帥旗。縱然不能殺掉敵國皇帝,只要能砍了帥旗,城上軍民必然士氣大振,要抵擋敵軍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