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9頁,大宋皇商,癸卯年,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能提前交卷,坐都要把時間坐滿。
直到第五遍檢查完畢,確定沒有錯誤和墨點,王詡這才長出一口氣,放下了毛筆,伸了伸疲倦的身體,起身將試卷交給了胥吏。而此時,周圍已經沒有幾個考生了。
剛一出國子監的門,陳卯和冉清流和一眾學生就迎了上來,&ldo;邵牧兄為何這時才交卷?&rdo;
&ldo;難道交得遲了有什麼不妥?&rdo;王詡反問道,他不知道宋代時期的考試習慣。
陳卯滿面春風,看來他是考得不錯,他笑道,&ldo;邵牧兄有所不知,這還真有些典故可說。&rdo;
王詡沒想到陳卯見多識廣,什麼都知道,於是頷首示意他說說。
&ldo;自太祖建隆元年至太宗端拱二年,頻頻舉行科舉考試,且多以最先交卷者為狀元。這種方式有意無意地沿用了三十年,共產生了二十二位狀元。其中不乏王嗣宗、蘇易簡、陳堯叟等後來掌權的人物,他們皆因搶先交捲成了狀元。&rdo;
聽了陳卯的話,王詡啞然失笑,這科舉在宋初竟然是比速度的考試。文思敏捷、下筆千言固然是人的才氣的一種體現,但僅以此確定名次高下,終究有失偏頗。再說,一榜接一榜地都是先交卷者成了狀元,而一當了狀元,不僅名氣大、入仕起點高,而且以後升官也比別人快得多。這樣,繼起的讀書人準備考試就只在寫作速度上下功夫,而忽略了文章的質量,更不肯認真在積累知識上下功夫。
陳卯接著說道,&ldo;一些有見識的朝臣看出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就一再向太宗上奏章。太宗還算是個勇於納諫的君主,很快就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危害性,便立即改變做法,決定不再以行文的遲速作為決定名次的標準。&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