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5頁,大宋皇商,癸卯年,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詡對朱勔擺手道,&ldo;出了淺草書院,以後就以表字相稱吧。&rdo;

&ldo;好,那就以表字相稱了。&rdo;朱勔笑著回答,一臉書生的氣質,怎麼也看不出個奸邪樣來。

&ldo;咱們還是說說這次科考。&rdo;陳卯放下茶杯,把話題引向了正路上來。

王詡雖然能抄襲些先賢的文章著作,但是對科舉可是一竅不通,接著陳卯的話頭,就跟著陳卯和朱勔討論起來。

三人一席對話,讓王詡心頭有了底,宋朝破除了氏族門閥的限制,不論身份地位人人都可以參加科舉。宋朝不僅完善了科舉制度,還增加了科舉的類別。

從制度方面來說,罷了公薦制度,排除公卿大臣對考試過程的幹預。再次就是確立了殿試製度,透過了禮部省試的舉子就能參加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其實就是加強了皇權,讓所有的舉子都成為了&ldo;天子門生&rdo;。

而在公平方面,也是做足了功夫,除了抑制權貴子弟的&ldo;別頭試&rdo;即是主考官的應舉親屬另置考場考試,另設考官監考。還有鎖院制度,即是將閱卷的考官鎖居貢院,不得與外人接觸,避免徇私枉法。最後就是糊名謄錄製度,即是著人將舉子的試卷封住姓名,再著人用同樣的字跡謄錄一遍,同樣是為了避免閱卷的官吏徇私舞弊。

最有意思的便是陳卯說的一則關於蘇軾的典故,讓王詡回味良久深切地體會到了北宋考試的公正性。元佑三年,蘇軾知貢舉,很想錄用他所賞識的門人李焉,入貢院前,便暗中派人把他所擬定的論題送到李焉住處,李焉卻不在。同時應試的章持、章援兄弟在拜訪李焉時順手把論題帶走了,李焉知道此事後悔恨不已,但此時已經無法與蘇軾取得聯絡。考試後,蘇軾在判卷時對一份卷子稱讚不已,並對同為試官的黃庭堅說,&ldo;是必吾李焉也!&rdo;遂定之為第一。最終放榜時候,李焉卻落榜了,章援居第一,章持居第十,而章氏兄弟的父親,正是與蘇軾對立的新黨健將章惇,彼時被貶官在外。由此可見北宋的科舉制度的完善和公平。

除考試制度的完善外,考試的類別也增加了,除了進士科,還有九經、五經、三詩、三禮等明經諸科,但總的來說,進士科是最受人尊重的,也是加官進爵最快的一科。從宋人所言的焚香取進士,嗔目待明經便可窺得七八。

&ldo;狀元及第,不出十年,皆望柄用。不知歸安可知道真宗鹹平三年的呂士元?&rdo;朱勔看了一眼陳卯,帶了一絲釁色,他也要賣弄賣弄肚子裡的文章典故。

&ldo;存良兄就別賣關子了,快快說來。&rdo;陳卯急促地催著朱勔。

朱勔閒適地喝了一口茶,才開口道,&ldo;鹹平二年,中了明經科的呂士元,在地方任上待了幾十年,最終死在了縣令的位置上,你說可不可嘆。所以說,咱們一定要過禮部的省試,將來才能撈個肥差。&rdo;

王詡在學院的時候就曾試過朱勔,也問過一些學生,知道其文章水平不行,但其野心卻是不小,也許正是由於其科舉不中,才走上了媚事蔡京、童貫的歪路,最終為禍東南。

&ldo;過了省試不是還有殿試嗎?&rdo;王詡朝著陳卯問道。

陳卯一揚眉,笑著說,&ldo;進士科舉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是禮部的省試,將從天下四百軍州的數千近萬名貢生中,選拔考出三百名左右的人,過了禮部省事基本上進士的資格就確定了。因為如今第二步的殿試,不會再黜落考生,只是決定名次高下的考試。&rdo;

&ldo;哈哈,這還要多謝張元!&rdo;朱勔忍不住介面,和陳卯對視一眼,皆都笑了出來。

&ldo;張元是何人?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當貓修道那些年

夜貓子南克斯

大宋皇商

癸卯年

烈火為裘

魯班尺

最後一個造物主

扁擔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