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4頁,大宋皇商,癸卯年,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ldo;所以,邵牧希望李老能夠在杭州辦起醫館,就想書院一樣,招收學生和山長的醫館。把杏林之術加以歸納總結完善,讓它能造福更多的人。同時,也能把這門享譽千年的大學術傳承後世,澤被後世。&rdo;王詡說著,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鞠上了一躬。
&ldo;哎&rdo;老人摸著酒罈封紙,搖頭道,&ldo;拿人手短,吃人嘴軟。還果然如此啊。&rdo;
成了!一聽老人的話,王詡就知道不離十了,接著說,&ldo;杏林之術也是仁者之術。李老是胸懷大仁之人,就算沒有我王邵牧的酒,李老也一定會這樣做的。&rdo;
&ldo;哈哈哈哈,你小子,果然是讀書人,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我是答應了,但是醜話說在前頭,招不招得來其他的大夫,招不招得來學生,這都只有……&rdo;
&ldo;李老放心,有您的精湛醫術怎會愁不來人呢。豈不聞范文正公(范仲淹)有言,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文人士子們若舉試不中,還不都得投在李老門下。而且醫館的擴建,大夫的月錢和學生們的一切花銷,都由邵牧來安排。&rdo;王詡接連鞠躬。
&ldo;哎,你啊你……&rdo;老人捋著長須指著王詡,滿眼儘是欣賞的神色。
從杏林院出來,王詡即刻就去找到了任遠,因為他馬上要進京赴試的緣故,所以把修建醫學院的事給任遠詳細交代了一遍,經過了這麼多的事,任遠的表現讓他足以信任。
往來如梭的商人貨船將杭州碼頭的嚴寒沖得七零八落,只有此時還餘留著一些離別的傷感。
王詡揣著兩位大員的舉薦信帶著冉兒和一行數十個學生們登上了北上的船,夏家父子和一眾官吏以及與王詡有舊的人紛紛前來送行。
王詡在船頭與眾人飲酒告別,互贈詩詞,隨即便看著繁華的杭州城逐漸地消失在視野裡。
第一百零九章 進京
陳卯坐直了身子,在他看來王詡已經不是同窗,而是師長了,&ldo;我大宋水運很是發達,河道甚多,也較為便利。不比陸上的山川險阻,荊棘霧瘴。所以,很多貨物和糧草的運送都要靠河道水運來完成。&rdo;
&ldo;詳細說說。&rdo;王詡認真地聽著,料想陳家雖是做海上貿易的,但是多少也比他知道河運的事要多得多。
陳卯想著便說道,&ldo;由於各路各州郡的地理情況都不一樣,都很複雜,要是透過陸上運輸的話,大量的物資和糧草是很難及時地運送到京城的。&rdo;
經過這些日子在宋朝的見聞,王詡也明白,北宋的道路,除了大的州府外,其餘的地方都是土泥路,一旦遇上雨季,行人都很難行走,更何況是大宗的商品運輸。
&ldo;走陸路有困難,那麼走水路較大的船綱能夠通行?&rdo;對於內陸河的運力王詡一竅不通。
陳卯露出善意的笑,&ldo;我看過沈括的《夢溪筆談》,裡面有記載內河航運&l;可勝二百斛過載&r;。河道有載重達萬石的,而兩三百石者比比皆是。&rdo;
看來陳卯所看書涉獵的範圍頗為廣泛,王詡暗忖。
&ldo;所以,現在四川與湖廣地區的漕運都要由水路遠途運至兩浙的真州、楚州、揚州和泗州的轉運倉,然後分調船隻溯流入汴京。&rdo;
&ldo;之後又怎麼去汴京呢?&rdo;王詡繼續追問道。
&ldo;走汴河,這條河聯通著汴京到蘇杭,順著一路而去,就能到達汴京。&rdo;
王詡憑著有限的地理知識整理著陳卯的話,按照陳卯所說,那麼宋人應該是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