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6章 正德四年,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官員進行封賞的又一例證。

齊承隧原先屬於楊一清集團,西北幾年兩次大戰,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再說能得楊一清認可,便說明此人並非酒囊飯袋。

朝中清流官員其實不少,但朱厚照不願意讓這種人染指兵部。

到時候他不喜歡周尚文、楊尚義這些偏向於進攻的大將,對他們一頓打壓,再胡亂調動一通,還要皇帝自己出來收拾殘局,倒不如還是任用原本軍功體系中的人,他們相互熟悉,對於邊關大將來說,也便於和京師保持穩定、平和的關係。

另外,三個多月前,刑部尚書閔珪致仕,他是宣德五年(1430年)生人,七十九、八十的年紀實在是很大了,所以三次遞上辭呈,朱厚照便準允他歸鄉養老,只不過當時還是冬天,所以便想著今年春天返鄉。

閔珪是浙江湖州府人,只要天氣稍好,就可以乘船一路南下。

其實除了天氣原因,還有一點促使他沒有著急回。

便是歷經兩年的修建,京師之中的藏書園正式落成了。

藏書園坐落在京師南城,整體上由假山、人工湖、書樓而組成,並以纏繞其中的長廊、亭臺、書閣做點綴,各種花草、綠樹當然也是不缺,可以這就是一個書生的‘皇家別院’。

為了保證一定安全性,藏書園建有牆院,只開了一個南門,大門上方藏書園三字,由朱厚照親筆賜匾。

左側石牆上刻有立建此園的目的,也是引用的一個名句。

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

右側石牆同樣是一段文字,主要是記錄當時皇帝如何決策修建藏書園,這其中就出現了負責此事的官員的姓名,少府張池。

三月春暖花開。

藏書園內外都站滿了神武衛和錦衣衛的人。

如今皇帝再出宮,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藏書園這個專案花了朝廷上百萬兩銀子,無論怎樣也要來看看的。

園子的整個結構是一個橢圓形,中間是有山有水有竹林,左右兩側分出去,左邊為儒學、右邊為雜學。

石板路一路下去,像儒學會出現聖人園,裡邊兒會按照孔子、孟子、朱子等人名,放置他們的傳世之作。

聖人園再下去則按朝代區分,這樣就會有漢賦、唐詩、宋詞的區別,那個時代的一些文學大家以及史學類書籍都有收集。

雜學類的園子修建的更為簡單,它是以專業區分,比如醫學、軍事學、農學、格物學、兵器、地理、算學等等。

這些獨立的院樓風格各異,但統一的是正門都放置一個大缸,裡面是裝滿水的,這樣一旦遭遇火情,則立馬取水滅火,將損失降到最低。

藏書園裡除了書本,還有必要的一些商鋪,這是有藏書園本身開設的,比如簡單的餐食店、文房四寶店以及紙傘店等等。

看書不要錢,但這裡的東西都是要錢的,並且不向私人開放這個生意,反正多少收回一些錢,想著是把管理維護人員的工錢給掙回來。

看書雖然不要錢,但是為了進行必要的管理,對於進入的人員是有要求的,便是進來的人要進行登記,寫明去哪一個園,這樣會發給憑證,憑藉這個證入園。閱讀結束出來的時候,也要表明是離開,還是去其他園子,這同樣會有憑證。

這樣可以留下痕跡,如果園子裡的書遭到偷竊、破壞,就可以精準定位有哪些人進入過園子。

防小人不防君子,做事情要細緻到這個程度才有成功的可能。

當然,朱厚照進來這裡是不需要這些東西的。

他進來主要是檢視三點,一個是桌子、板凳這些閱讀書籍所需要的東西是不是足夠,其二是書籍的匯總和分類情況,第三是整體的安全性,比如說靠近圍牆的地方不要有高大的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