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5章 貨幣白銀化之下的大明,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貨幣到底怎樣來理解,這其實是個非常重大的課題,基本上不是一兩句話能夠說得清楚的。

拋開理論,就說我們自己的經歷,自秦漢以來,古代中國長期面臨缺銀、缺金、缺銅的情況。

一方面中國的國土上這些礦藏確實不多。

比如中國的銀礦,含銀量的比例大多在1%以下。

然而南美洲的超級銀礦波託西銀礦其含銀量則在50%以上。

這是先天的巨大差距。

另外一方面,歷代統治者都會限制礦藏的開採,原因有很多,比如明朝初年洪武、永樂兩位皇帝主動限制用金銀交易,並直接判定它違法。

為了落實這項規定,開礦這個源頭自然也要被控制住。

現代貨幣理論告訴我們,一個經濟體如果長期缺乏充足的貨幣供應,那麼就會通縮,這種不健康的狀態,自然也發展不出什麼經濟。

好在我們本身就不是一個商業經濟為主的國家,也就這麼過下來了。

但這個局面,在明朝末年也就是隆慶開關以後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因為大明的瓷器、茶葉、絲綢在對外貿易中過於佔據優勢,而且價格遠遠低於在世界其他地區,

所以當西班牙人第一次抵達菲律賓的時候,

他們馬上就發現,

如果開採南美的銀礦,

到太平洋西岸交換為大明的各種物資,然後再運回本土或是其他國家,

他們馬上就得獲得超過200%以上的收益。

除此之外,大明的黃金與白銀比例為1:4,而在西方同期的比例則為1:12,這其中的利益也非常巨大。

簡單的換算就知道了,載著400兩的白銀抵達東方,折算成100兩黃金,再回到西方就可以變成1200兩。

這只是其中的兩種獲利手段,實際上還有更多。

總而言之,在巨大的利益推動下,隆慶開關後的百年間,大明就像一個白銀黑洞,吞噬著世界各地湧入的白銀。

而忽然充足的貨幣供應,對社會的直接影響亦非常明顯。

首先就是商品經濟的快速繁榮,

因為進入市場的貨幣多了,擁有大量貨幣的人,或者說叫富人,他們當中的一部分就會開展再投資的經濟活動。

等到繁榮期過去以後,過量的貨幣供應就會導致銀價下跌,物價上漲。

王守仁所面對的就是這個問題。

話說回來,正德二十年的朝廷要求更新魚鱗圖冊,他治下的南直隸幾府大多都沒有完成這項工作。

山東快,一個是劉健的功勞,但在客觀上,那是因為山東的經濟形態變動不大,土地交易規模有限。

但王守仁完不成,也不是他沒功勞,而是因為江南的土地變更的太多了。

從春天到夏天,一直沒動靜的情況下,王守仁也著急了。

於是乎他開始走出巡撫衙門,開始到各個地方實際進行了解,他在做官的同時,在江南也進行了大面積的學術傳播活動,提倡知行合一的他,絕不是隻坐在衙門裡辦公,而是會根據實際的需求去了解當下的變化。

從南京一路走到松江府,他聽到的都是差不多的情況。

松江府的現任知府是王以旗,正德六年進士,他向王守仁稟報,“自正德十六年朝廷在江南地區改良稅法,由農田改為桑田的現象便屢有發生。朝廷如今要重新更新魚鱗圖冊,但卻沒有當初的人力支援,眼下已經是加急在做了。”

王守仁在江南這麼些年,他是瞭解這個情況的,“蘇湖熟、天下足,這個說法真是要改改了。本官此次遍訪諸縣,就是要將這些都瞭解清楚,以便向皇上稟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贅婿武神

愛吃紙包牛肉的趙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