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2章 開中、簡政,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了調整的空間。”
這個法子有些大膽。妒
這一下子就將鹽法從官辦商運,改為了商辦商運。朝廷成了甩手掌櫃,除了拿一筆固定的收入,其餘的都不再管,最大程度的降低自身的成本。
聽起來似乎也可行。
但其中還有個要點。
“如此一來,西北的商屯,也就無法再恢復了。”
朱厚照嘴角一彎,“也不盡然。朝廷可以接受不同的支付方式。”
其實咱們祖宗確實聰明,很多制度設計的都很精妙,但畢竟侷限於時代,譬如說這個不同的支付方式。
顧左不解,“臣斗膽,敢問陛下何為不同的支付方式?”妒
“便是本色與折色相結合。”
所謂本色,就是糧食。折色就是銀子。
朱厚照解釋道:“若是邊境地區有戰事,則朝廷所拍的鹽場可定八成本色二成折色,若是承平之時,則可定為二成本色八成折色。誰想拍得鹽場的經營權,肯定是先滿足這個要求才行。這樣也可以避免守支的問題,因為鹽場為商人自身所經營,他想何時產鹽就何時產鹽。”
“再有,大明有200多個縣產鹽,每次拍賣必定不是全部拍完,而是要呈現一種梯次順序,比如說第一年拍四十個,經營權為五年,第二、三、四、五年一樣,到第六年時,第一年所拍出去的鹽場又可以重新進行拍賣,如此迴圈罔替,則朝廷每年都可以獲得拍賣鹽場的收入。”
“亦或者,可以在支付方式上再做文章。譬如說拍賣價稍低些,但是要鹽場每年收入的二成歸於朝廷,不過這種複雜的設計,朕並不推薦,每多一道程式,都是貪墨的空間。”
顧左聽完之後大受啟發,也大為震驚,“陛下之言振聾發聵,聖明無過陛下。不過臣在想,所謂的拍賣大抵也會有官員從中尋利,負責該項事務的官員必為鹽商所捧,一旦有失於監管,便是故意壓低拍賣價格也是有可能的。”
朱厚照點點頭,妒
這種說法是比較切乎實際的。
但相比於巡鹽御史、鹽運司、鹽課提舉司等這麼多機構、官員,只負責拍賣這一職能所需的官員會大幅減少。
“壓低歸壓低,朝廷的收入它不能夠少。這一機構和官員便置於戶部之下吧,由尚書直領。鹽場收入下降朕不管,國庫這點兒地方戶部得給朕填滿。若是願意斷自己的路,那是誰也沒有辦法的事。”
朱厚照覺得或許先這樣試試也還不錯,“鹽政關乎江山社稷,也不能你我君臣在這裡便議定了,還是要閣部官員共議,禮卿,你退去之後也可試著完善這個做法。朝廷也要減負啊。”
若是收入差不多,其實這樣也不是不行,即便沒多少增長,但至少甩掉了一大批貪官。鹽,這裡頭的腐敗官員實在太多。
以至於有明一代,一知道哪個官員要去當巡鹽御史了,那就必定想到這傢伙要貪墨了。
顧左確實要仔細思量,皇帝的這個想法他從未有過。妒
事實上,歷朝歷代的鹽法都為了能夠多課一點稅,而搞得分外複雜。但越是複雜,其中的漏洞越是多,並且一旦壞掉以後就越發難改。
明代的開中法,朱厚照是實在想不到有什麼辦法能夠改良,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它裡面的程式實在太多。
每一個環節都有大量的權力和利益交織,要想把這些線條理清楚,那可真是不容易。
其實即便這樣改也不是一個完美的法子。
因為後世之君也像成化、弘治這樣把鹽場的拍賣權賜給一些權貴的話,那就實在沒辦法了。
這是專制皇權的宿命,那樣的局面也一定會出現的,所以能咋辦呢?
人治的天下,那個人如果不靠譜,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