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2章 開中、簡政,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官方進行統一生產、統一銷售,這樣過不了幾年就會有大量的腐敗問題,而且官員的行事效率大大低於商人。
其實這樣做就有點像是大清的鹽法。商人在皇權面前完全跪下,以取悅皇權為最高標準,而和官府媾和之後,貪墨銀兩、偷稅漏稅、販賣私鹽的問題也非常嚴重。妒
朱厚照摸了摸鼻頭,“禮卿,若是照此修改,不出幾年,這些商人也會與朕的臣子勾結在一起大肆貪墨,隨後在默許之下大行私鹽,到那個時候朝廷的鹽稅還是減少。這樣改動,也就是從養肥一群人變成養肥另一群人。”
顧左不敢完全否認這種現象,私鹽問題歷朝歷代都沒有辦法杜絕。
這本來也是沒法杜絕的事,因為官鹽當中有‘行政成本’,隨著吏治的敗壞,這個成本必定是越來越高。與此同時官員不是給自家生產食鹽,質量做不好是一定的,所以價高質差,就是官鹽的宿命。
一旦出現這種局面,私鹽就會不可避免的出現。因為這其中可以獲利。只要獲利就一定有人去做。
現如今反正就是他和顧左君臣兩人,朱厚照也就把自己的想法嘗試著說出了口,“禮卿,你覺得……若是將鹽場也交給鹽商如何?”
開中鹽法之中,運輸和銷售這個環節都交給了商人,生產也就是鹽場還在朝廷手中。朝廷透過控制鹽場來控制食鹽的源頭,手裡有貨,還怕沒錢?
顧左大驚,“若是這樣,朝廷只能課稅,鹽稅所得會更加減少!”妒
朱厚照搖搖頭,“非也。朕不會將鹽場免費交給鹽商,而只是將經營鹽場的權利拍賣給鹽商,朝廷固定取得一個收入。剩餘的由商人自負盈虧,他們賺多賺少都與朝廷無關。”
這樣以後,朝廷就不再介入生產、運輸和銷售的任何一個環節。同時也不再有私鹽問題。因為所有的鹽都是私鹽。
“這……問題在於,朝廷無法控制鹽場也就無法再掌握食鹽了!”
顧左作為這個年代的官員,站在朝廷的角度考慮,天生的就有一種想要控制食鹽的傾向。因為食鹽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戰略物資。
不過朱厚照對於官辦鹽業並不具有信心,事實上,自鹽業專賣以來,私鹽始終為歷代鹽業治理的痼疾。清朝的鹽業制度算是好的,但是清朝末年私鹽同樣氾濫。
“你先不必著急,咱們只是先議一議。弘治五年,當時的戶部尚書改革了開中鹽法,其目的一是解商人守支之困,二是增加了太倉收入。朕這個法子並非是拍賣鹽場的產權,鹽場還是歸於朝廷,拍賣的是鹽場的經營權,所得收入也可抵鹽引。”
“與此同時,朝廷不再負責鹽場生產,於是便不再需要鹽運司、鹽課司等一系列機構,這樣不僅能夠削減開支,而且還能從根子上絕了官員貪墨。”妒
顧左皺起眉頭,詢問道:“如此一來,食鹽生產售賣全在商人手中。商人重利,有意抬高鹽價,百姓豈不深受其害?”
朱厚照搖頭,“朕不會將所有的鹽場拍賣給一家或是幾家,必然是多家經營,並且不再有區域限制,若是誰家的鹽貴,百姓可以不買。”
“若是鹽商相互聯合,統一抬價呢?”
朱厚照想了想,“確實有這種可能。如此,就要行政干預,罰錢抓人都可為之。”
“陛下,還不止如此。鹽業是巨利,若朝廷拍得價高還好,拍得低了,其中利潤豈不盡為鹽商所得?”
“拍賣若想維持,勢必需要讓鹽商獲利,若是無利可圖,誰來拍這些鹽場?至於獲利甚多,朝廷可加一期限。譬如你去拍一鹽場,朝廷與你約定,經營權有五年或十年,期限之內獲利盡為你得,到期之後朝廷收回經營權,重新定價拍賣。如果確實是暴利,那麼其他競爭者再拍鹽場時也會提價的,這樣就給朝廷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