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0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但朕,這次想放過南直隸。”
李東陽心中大驚,“陛下,不欲處理?”
“若說想不想,那肯定是想。但是卻不能,如果南直隸因預備倉之事而掀起大桉,那麼大明剩餘各個省份,又當如何?”這事兒朱厚照用屁股想都知道,“想來地方的各級官員一定會爭先恐後的籌集糧食填滿預備倉。如此一來,市場上的糧食需求大漲,糧價必然也跟著大漲,我大明萬兆生民,有多少受得了糧價上漲的?”
李東陽微微的點頭,的確是這樣。
朱厚照嘆氣說:“如果僅是這樣,倒也罷了。關鍵在於,官員籌糧必定不會按規矩辦事,還算有些良心的就低價購買,喪盡天良的乾脆就強徵民糧,如此一來,預備倉是填滿了,但百姓卻窮了。搞不好剛搬進去就又得拿出來賑濟災民,這不是本末倒置、南轅北轍嗎?朕不瞞你,朕已經派了錦衣衛去了解詳情,不過朕只是想證實地方的實際情況,好做到心中有數。”
李東陽想到劉健的話,看來他們都誤會了皇帝,皇帝自有思量,且不是他們能夠揣度的。
這位老臣此刻是心服了,所以行了個正式的叩拜大禮,“大明能有陛下一般的明君,實是大明之福,天下之福,萬民之福!”
“這些話真都聽膩了,李閣老便不要講這些場面話。朕所做的無非就是那句話,治大國若烹小鮮。”
“會說的人多,會做的人少。陛下年方十五,便有如此天縱之資,大明又出一聖君矣!”
朱厚照沉吟了一番,“那麼那個國策呢?李閣老又如何看?”
“陛下是指復套?”
“不錯。”
“陛下,恕臣直言。陛下新君登基,朝中人人仰望,乞盼陛下能夠垂拱而治、與民休息,以數年之功勵精圖治,如此天下大治,萬民稱頌。但陛下甫一登基,便用兵西北,如今更欲將復套定為國策。臣斗膽,這不是給人以窮兵黷武之感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整合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援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 換源app】
“李閣老,慎言!”邊上,劉瑾聽了都害怕。
但朱厚照轉頭撇了他一眼,“李閣老是穩重之人,不是狂悖之徒。一兩句真話,朕聽得了,大明也聽得了,何需你多言?”
劉瑾心中大駭,“奴婢萬死,陛下恕罪!”
看司禮監掌印太監如此,李東陽心中有一種自我羞愧般的欣喜,他不想這樣,但他確實這樣。大明幾代皇帝重用宦官,導致內臣橫行。
至弘治正德,連續兩代帝王皆有意限制宦官的胡作非為,如此明君,他怎麼能想劉健那樣,就此離去呢?
“李閣老,朕有幾句肺腑之言,你且聽聽如何?”
“臣惶恐,請陛下示下!”
“朕便不說韃靼與大明的形勢以及邊患日趨嚴重之勢。你們都關心錢糧,那麼朕就談錢糧。朝廷沿著北方長城,養兵百萬,耗資多少,李閣老算過這筆賬沒有?太祖皇帝說養兵百萬,不費一錢,可朕做不到。若能復套,則朝廷可得良田百萬畝,那裡的田沒有被宗室、勳貴和各級官員所侵佔,朕不必大開殺戒,養兵之糧便有了出處。且朝廷還能在此練得精兵,養得駿馬,並將韃靼人的驅趕至陰山之北,如此關中無憂,安全了,也才能專心事生產,這又是多少錢糧?”
“陛下所言也是正理,臣只擔心,復套所耗驚人,萬一再不成,那我大明立時便天下大亂了。”
“那麼清查軍屯,大明會不會亂?”
安化王之亂,就是這麼來的。
李東陽難以回話,但他聽出來這些話的確算皇帝的肺腑之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