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6章 把控朝堂,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至於楊一清的封賞,就由內閣商議吧。”朱厚照覺得一時也定不下來,而且也不該那麼早定,萬一定的不合適呢,所以還是先醞釀醞釀。
畢竟這是個全域性性的人物。
至於其他的將軍倒是相對簡單些,楊尚義是大同副總兵,雖說他沒有周尚文那種神奇的能力,但是作戰驍勇,掌兵也是一把好手。
所以他一鎮總兵官的職務總也是少不了的。
這些事情繁瑣,但再繁瑣也比打敗了好。
“陛下,是不是先去個旨意,令他們班師回朝。楊尚義只帶少量兵馬赴京,其餘人儘快返回大同。”李閣老所謀周全些,“火篩雖然在寧夏遭受重創,但達延汗主力未損,若是兩方互通有無,知道大明騎兵不在大同,臣恐大同有警。”
“準。”
“陛下,振武營指揮使周尚文活捉扎那,當屬此戰頭功,臣以為可授其都督府都督僉事!”
這是京師裡五軍都督府的職位。
朱厚照沉吟起來,他其實不太喜歡把這樣的戰將放到京師來。
首先他不適合這裡,在京師,會打仗不如會權謀,他的特長得不到發揮,大明也會損失一個優秀的將領。
“這個容朕再做思量。”
再思量就是不大同意這樣安排,但李東陽也不覺得有什麼,皇帝並非針對他。
朱厚照仔細想了想,“周尚文便交給朕吧,這樣內閣、軍機處與朕,咱們各有分工。喔,對了,工部要做一件事。”
曾鑑站了老半天,沒想到還有自己的戲份。
“老臣在。”
“朕說過,勝利值得慶賀,但犧牲的將士更需要被銘記。曾尚書,你要加緊時間了,儘快在京師修建一處公墓陵園。”
曾鑑頭皮一緊,“陛下,這麼短的時間,怕是來不及?”
“不怕。這次先用個簡易的。你記住,公墓陵園需豎一個大石碑,倒不需將所有犧牲將士的遺體都埋進去,但要請些工匠,將他們的名字刻在石碑之上,刻名字的石碑可以小些,往後總會繼續增加的。所以陵園要大。”
“那麼大石碑上刻什麼?”
皇帝轉過身去,拿起了御桉上的毛筆,於宣旨上寫下了力透紙背的四個大字:
永鎮山河!
暖閣裡,眾臣一看,也覺得這樣極好。
“班師凱旋的一應規矩、禮節,朕都不改,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但朕要加一個在陵園悼念犧牲將士的環節,這事兒不大,列位愛卿就不要和朕爭了。”
皇帝這個話倒是有些意思,好像臣子們特別愛和他爭似的……
但劉閣老在一旁似乎也沒什麼表情。
其實他的結局已經不需要皇帝來按下最後一鍵了,寧夏大勝,朝廷不知道多少青壯官員會跟著皇帝的大旗選擇像河套進發,他這個堅決反對、又明顯為皇帝不喜的老臣,接下里要遭受的彈劾可多了……
【穩定執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當然,現在皇帝也太忙了。
乾清宮事一了,他便又要前往太廟,祭告祖先。
這是孝道、也是政治動作,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先宣告天下!
前文所述,古代的祭祀活動很多,像這種打仗打贏了,也是要和老祖宗說道說道的。
明朝在北京的太廟建於永樂十八年,是按照古代中國“敬天法祖”的傳統禮樂制度建造,裡面放的就是歷代帝王的靈牌,以及極少數有大功於江山社稷、被賜予‘配享太廟’榮譽的大臣。
所以為什麼說這是人臣的最高禮遇,就是後世皇帝在祭拜祖宗磕頭的時候,啪啪也順帶著給他們一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