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5章 初議馬政(一),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日頭曬得看門的守衛都躲到了門簷下的陰涼處,便是街上的狗也知道躲在樹下一遍又一遍的吐著舌頭。
這布政使衙門的門前空地上,卻站了一個年輕人,動也不動。
街上人雖然少,但時間一久百姓來來往往的見到的多了,自然會有非議。
還好看門的守衛知道這是布政使的公子,言語不敢怠慢,還會去請他一起到陰涼處等,可王守仁犯了驢脾氣,就是不動。
後來沒有辦法,王華就託衙門裡的人出來給他帶一句話,
是一個穿著官服的老者,現在只要穿官服的都比他王守仁官兒大。
老者問:“公子是白身否?”
“下官,任貴州龍場驛丞。”
“那為何不去貴州上任,而來山東布政使衙門呢?”
這問題問的,看大門的都知道我是王華的兒子!
王守仁又忍了,“下官是尋家父而來。”
老者搖了搖頭,“公子受貶黜而至貴州,理當上任,為何要來山東?你去貴州做什麼,君父都有交代,令尊又不知道貴州之事。若是因為心中受了委屈,那更加不必,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有任還不去上、特意繞道山東,難道……是要到此訴苦的嘛?”
王守仁聽了此話心頭一震。
壞了,若是給有心人抓住,參上一本,說他對君父不滿,搞不好還要連累父親。
“下官湖塗!這就走了!”走了半步他又回頭,“請替下官傳一句話,就說孩兒知道錯了,這就去貴州上任。”
“嗯,孺子可教也。”老頭子一邊點頭,一邊捋著鬍鬚。
回身之後入了大門,就撞到了已經在此偷聽的布政使大人,王華。
王華哪裡不想見兒子?
父子分隔兩地,其中分別之苦他又怎麼感受不到。
因為酷熱,路上行人稀少,只有王守仁一個人揹著行囊趕路,不時地還要抬起胳膊擦一擦額頭的汗,那背影多少是有些落寞。
作為父親,王華也一陣酸楚湧上心頭,“我兒,保重。”
“藩臺不必憂傷。伯安公子為國上疏,直言邊軍弊病,頗有諍臣之風采,假以時日,必是國之棟樑。”
大概是這個時刻,王華才會有些懷念當初自己這兒子在家和他犟嘴、惹他生氣的時候,那會兒就盼著他科舉有成,光耀門楣,
現在進士是中了,但卻要去貴州那種地方。
“哎。”
……
……
而在東宮。
朱厚照的心思被一封奏疏給吸引了過去。
其實太子監國之後,所表現出的銳意進取的精神給這個昏昏沉沉的大明官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各地的官員都想要把自己對於某項國政的見解送到太子桉前,所以不止王守仁這樣。
但事情都要分個輕重緩急,以他朱厚照現在的能耐、這個時代的侷限,他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得盡善盡美。
之前許多措施,根本上也都是治標,例如雍王、岐王奏乞田畝、不準。本質上只是停止了這項弊政,但先前已經被佔據的,原來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
沒有辦法,現在許多事做不了。
也總歸是最近整軍有些成效,他才更加多了些底氣。
而今日這封奏疏卻與其他不同,朱厚照想要找臣子來論一論,
上疏的人叫楊一清,原本他是弘治十五年由南京太常寺卿轉任陝西巡撫,並督理陝西馬政。
現在朱厚照來了,他怎麼會把楊一清這種人扔到南京去浪費幾年呢?他又不是王守仁,都已經四十五歲了,楊一清已經是成熟的楊一清了。
弘治十一年,左順門之變前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