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7章 專項整治,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關民牧的方式對於百姓所造成的負擔,這間房子裡的人應該沒有不知道的。

但是戰馬的重要性,任誰也不敢改動太多,百姓不苦,國家就沒有馬,國家沒馬,這個罪名誰敢擔?

所以最後就是再苦一苦百姓。

“弘治五年時,兵部尚書馬文升也曾有意改良馬政。他令今後將所屬官軍領騎操馬匹,置立印信,文簿每月三次點視。臆息肥壯者,列為一等;臆息瘦者,列為二等。若三次點視俱瘦,以後馬匹倒死者,著令買補以戒軍士不肯用心餵養之弊。其三次臁息肥壯遇有急病證倒死者,免其追賠。”

這種做法,就是把軍馬做上標記,然後過段時間就去看看它肥壯不肥壯。

如果一直肥壯,忽然死了,那也‘免其追賠’。

其實就是將馬匹賠償的情況細化,也更加人性化。

屬於有點用,但也只有一點的那種。因為記錄它肥還是不肥,這就容易滋生腐敗,給錢的自然就是肥壯了。

朱厚照聽劉健講了這麼一大段,證實了他心中兩個想法,

其一,確實有人領了馬回去之後,運氣不好把馬養死了,而且還不是一個兩個。

其二,說明馬政之害深入人心。

不然馬文升就不必做這個改良。

“各位都是朝廷股肱之臣,依你們所言,民牧的方式如果照眼下這種方式繼續下去,朝廷還能收到足夠多的馬匹嗎?”

王越聽出了不好的苗頭,殿下不是要減少牧馬吧?

這兵部沒有馬可怎麼辦。

“殿下……國事艱難,朝廷雖有心想疏解百姓之困,但馬政亦是祖制,輕易改動,恐非善事。”

“祖制嗎?”朱厚照呢喃的說:“我記得太祖高皇帝曾有言,國以民為本,若因馬而疲民,非善政也。”

這是朱元章原話,在場好幾個大學士,應當是記得的。

朱厚照記憶之中也有劉六劉七的大起義。

而且離現在沒多久了。

農民一旦起義,其實就是活不下去了。不然以中國的老百姓來說,不要說一天三頓,就是一天一頓都不會輕易造反。

造反,這絕不是一個浪漫的詞彙。

這是要誅九族的。

朱元章當年連和尚都當了,都沒想過要去造反。

“……本宮有一點不是很明白,”朱厚照打算詢問清楚,“弘治十一年在大同,發生的商人和韃靼人交易違禁物的桉件,其中有一個講情的理由,便是說大同缺馬,因而要向韃靼人購馬。所以,既然可以向韃靼人購馬,為何不能向朝廷關內的大明子民購馬?是因為關內不適養馬,韃靼人的馬更好?還是因為即便將全國的馬匹購來依然不夠?”

“殿下,”韓文出聲,“這個問題臣可以回答殿下。草原上的馬高大,南方的馬匹矮小,這原也沒錯。可殿下想想,即便北馬也有上等馬和下等馬之區別,韃靼人會將上等馬賣給我們嗎?”

朱厚照點了點頭,這幾個尚書裡面,韓文還是比較能幹的。

王越基本沒多久好活,拿他來充當兵部尚書的門面的。

“有道理,繼續說。”

“臣聽聞在草原上有這樣的笑話。便是說韃靼人在小馬一生下來後就將其留在山下,把母馬系在山頂。如果小馬駒能夠從山下一躍而上跳到母馬身邊,這是好馬,留著自用,”

“若是一下跳到半山腰然後熘達上去找母馬的馬,則列為肉馬,意為殺了吃肉。”

“而懦弱而不敢往上跳的,賣給大明。”

這種事情朱厚照還是頭一回聽說。

所以很不高興的‘哼’了一聲。

但其實想想也合理,馬是一種重要的戰略物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贅婿武神

愛吃紙包牛肉的趙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