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入貢,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厚照出了書院的門,走上馬車時忽然看到街上的人群之中竟有二十多近三十名裝扮為韃靼人的大漢。
他們成群結隊,招搖過市,搞得一些百姓都有些憷他們。
朱厚照覺得奇怪,在他的概念裡弘治年間的邊患是嚴重的,這是怎麼個情況?
所以坐在馬車裡也一直在思考。
至東宮時,他把劉瑾叫了過來,問道:“街上那群韃靼人怎麼回事?”
“殿下也看到了?奴婢以為應是上貢的韃靼人到了京城了。”
“上貢?”
朱厚照好歹是個有些羞恥心的人,
在邊關被人家欺負的不敢出門,還上貢?
這要是朱棣那會兒,上貢叫上貢,現在上什麼貢?
他腦子一閃,大約猜到了,這不就是‘利他損我’的朝貢貿易嗎?
“詹事府中哪一位先生在?將他叫過來。”
這個年頭的許多事,朱厚照了解的還是不如這個時代的人清楚,所以碰上什麼他會先研究一下,史書記載的也不一定就是當時的事實嘛。
放在現代,這就叫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找人做個彙報。
今天正好右諭德王華在。
看到他,朱厚照就想起他那個兒子,“王先生,你的兒子可有給你寫信?他人如何?”
“謝殿下關心。”王華拱手執禮,“犬子五月時曾來信一封,說他正在隨王越將軍學習戰陣擺佈之法,還說西北……邊軍廢弛……”
“喔。”朱厚照臉色一變,馬上就沒那麼開心了,倒也不是生氣,但這總歸不是什麼喜事,“我正好要問你。這京城裡為何忽然出現這麼多的韃靼人?”
“韃靼人?”王華沒及細想便反應了過來,“應當是小王子派遣的朝貢使臣到了吧。”
“說說。”
“是。”既然知道太子殿下想要了解,王華乾脆就從源頭開始講起了。
說起來,明朝與北方的惡鄰居韃靼一直處在一種比較弔詭的狀態中。
一方面兩邊互有出手,像王越於成化十六年攻擊了駐牧大同邊外威寧海子周圍的蒙古營地,取得了‘威寧海’大捷,三年後的成華十九年,達延汗又率三萬餘人寇邊,致使明廷每次想起仍然心有餘季。
之後自弘治元年始,達延汗投書明朝,要求朝貢,這樣每年一次,一直到弘治五年,而在弘治五年到九年這段期間,實際上雙方沒怎麼往來,也算相安無事。
實際上因為達延汗在收拾內部,這位號稱蒙古的中興之主先後征服了衛拉特部、亦思馬因、火篩等部落,統一了漠南蒙古。
收拾好了內部之後,他又一次遣使朝貢,
這事兒就恰好發生在弘治十一年。
這年春天他要求6000人進關入貢,雙方相互討價還價,磨了許多時間,最後朝廷許入關者2000人,來京者500人。
這個誇張的人數也不是頭一回了,前幾次也都是幾千人的規模。
“朝貢,為何要這麼多人?”朱厚照首先不是很理解這個數字。
王華答道:“許是因為物資甚重,幾千頭牛羊總歸是需要人趕的。”
“笑話,幾千頭牛羊,一人趕一頭?”朱厚照摩挲著手指,他略微踱步,心中生出一個疑問,“最終2000人入關,500人入京。剩餘的1500人呢,有沒有人去查過,這些人幹什麼去了?”
在他看來,達延汗既然號稱是中興之主,就不會隨意做出這種決定,畢竟這可是成吉思汗鐵木真、薛禪汗忽必烈之後最值得記住的一位蒙古領袖了。
“此事,臣倒也不知。”
這也怪不到他的頭上,
畢竟不論是詹事府的右諭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