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3章 七月,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書院進去之後,越過正對大門的書堂,兩側各有一座小拱橋,拱橋外側便是兩座小一些的書堂,聯排的門窗凋刻的還算是精美,再向裡則是一片剛種不久的綠竹了,竹林裡有石桌石凳,當初說好的不大興土木,但建成一個適宜學習的地方還是很有必要。
左右兩側的書堂分別被命名為明思堂和知行堂。
七月時,東宮駕臨知行堂,在這偏殿裡坐著,無人知曉,也無人過問。
而在隔壁,王鏊將要進行講學。
今日的題目,張天瑞已經從太子殿下那邊請到了:學貴在用。
王鏊一看便也明白了,其實以他的水平和太子接觸那麼多次,基本上已經摸準了朱厚照的理念。說到底就是八個字: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yeguoyuedu 安裝最新版。】
太子殿下認準一個東西、一個人好與不好,是看他對國家、對百姓是有利還是有弊,利則用之,弊則棄之。
聽王鏊講學的門檻並不高,他們的目的在於傳播,而不在於結黨,不是非得什麼重臣才能聽。
像是楊慎,他還並無功名,但經常會來。
王炳和王煉兩兄弟因為自己祖父王越的關係,一直被外界認為是太子系,他們自己也拼命想往這上面靠。
除了這些小人物,朝臣謝遷先前來也過,還與王鏊有一番論鬥。
總之王鏊在京城裡已經闖出了名頭了。
或許是因為涉及一些‘功利’的原因,比如說要和這等高官套套近乎什麼的,除了最初幾次,王鏊現在每次講學這裡都會濟濟一堂,甚至屋外邊兒也會有學子聆聽。
朱厚照是聽說這一茬,所以今日便過來瞧一瞧。
“問學之事,一曝十寒不行,離群索居也不行。因而我們聚此講學探討,今日之題只有四個字,學貴在用。君子貴才學,以成身也,非以矜己也;以濟世也,非以夸人也。”
這些話朱厚照讀了半年的書大約也聽得懂了,
是在說君子看重知識和才能,是要用它來修善自身,而不是用以炫耀自己;是要用它來成就世事,而不是用以向別人吹噓。
……
“現在外面的人都叫經世致用王濟之,想來不久能體會殿下用心良苦的人會越來越多,那些要和殿下頂牛的會越發少了……”劉瑾跟著太子,說著拍馬屁的話。
朱厚照隔著木窗在偏殿中來回踱步,偶爾還會駐足細聽,王鏊還是有水平,孔孟、老釋,聖人之學與日用之道至少能信手拈來。
不過也有提出疑問刁難的,
他就聽到一個,有人在問:“王先生,你說學貴在用,知貴在行,那麼你為什麼終日講學,而不沉心實踐呢?”
朱厚照聽到這個問題不由抿嘴笑了笑,他想聽聽王鏊怎麼答。
正堂裡,王鏊並未因有人當眾發難而覺得尷尬或是惱怒,他說:“君子之為學,明道也,救世也,餘竊嘆夫百餘年以來之為學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終不過徒以詩文而已,所謂凋蟲篆刻,亦何益哉?鏊今日講學,乃是針砭時弊,是為救世也,何言非行?然……如若真有聖上降旨,鏊願領一知縣,俯首農桑,耕讀致遠。”
“這個王鏊,明明知道殿下在的。”
“無妨。”朱厚照知道王鏊的意思,這是羨慕起楊廷和去當知府了,他每日卻只能在這裡當個教書先生。
經世致用的思想他接受的程度越深,越是會產生去實際乾點兒活的念頭。
但現在講學才剛開始,怎麼能讓他去別處?
尤其這是思想作風的轉變是慢之又慢,需要潛移默化,朱厚照便更不能讓他走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