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六章 捷報傳來,回到大明當才子,吳老狼,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宗吸取教訓,主動提出號召京畿百姓入城避難,倒也不失為一片愛民仁心——可是這話聽在魏忠賢耳裡,卻又變成了莫大的諷刺。稍作沉吟後,魏忠賢恭敬答道:“皇上,依奴婢看大可不避吧?張好古小猴崽子擅長守城,有天險長城可依,韃靼賊軍兵力雖眾,卻也未必能突破小猴崽子的防線。”
“魏公公此言差矣。”御史侯恂站了出來,陰陰說道:“張好古擅長守城不假,可他上次守的錦州城,四城總長不過於十餘里,兵力充足自然易守,而薊門長城長達千里,韃靼大軍多達十餘萬,分頭出擊,張好古守不勝守,防不勝防,又如何能守住長城不失?倒是遼東巡撫的奏章說得好——關外韃靼,若絕其活命之方,則立斃之也。夷肯坐而待斃乎?即飢之窘之可空其類乎?不可空則不必府怨而驅其與奴合。不如因而樹德,存數種於外,他夷入犯,我得藉其藩籬。總能駕馭有法,若能去其暴而柔其心,彼將為我用之,寧有他心?”唸完了得意門生的奏章,侯恂又語氣更加陰冷的說道:“依微臣看來,既然薊門長城守不勝守,倒不如以利誘之,以法撫之,復邊市而安其酋,則韃靼自去,薊門自安,聖上也可高枕無憂矣。”
“以利誘之,以法撫之?”魏忠賢冷哼問道:“侯大人,你該不會是想讓皇上向韃靼低頭,答應韃靼提出的條件,交出張好古的腦袋安撫韃靼吧?”
“魏公公此言差矣。”侯恂不慌不忙的說道:“微臣並非想讓聖上向韃靼蠻夷低頭,而是為京畿百姓士紳身家性命著想,還有繼行三邊置防的平遼國策!自我大明與建奴開戰以來,薊門以北的喀喇沁韃靼就一直處於中立地位,對之只能於籠絡,而非於武力,以免其倒向建奴,張好古為練兵既然抓捕無辜韃靼肆意殺戮,這才導致韃靼聯軍進犯薊門,不殺之如何能息韃靼之怒?”說到這,侯恂又膽怯的看了一眼,生怕成國公朱純臣又站出來找自己麻煩——還好,身捐團營總指揮的朱純臣已經到九城指揮軍隊準備防禦去了,今天沒有上朝。
魏忠賢默然無語,明熹宗也不說話,半晌後,明熹宗才說道:“愛卿之意,緩議吧,等到薊門戰事的詳細情況奏報送到京城再說。”侯恂大喜過望,深知明熹宗也動了殺機,趕緊嚮明熹宗謝恩,又看了一眼默不作聲的戶部尚書馮銓,心說馮堂官,咱們可是說好了的——如果張好古小閹狗和韃靼聯軍在薊門僵持不下,你就斷他的糧草,讓他的軍隊崩潰,接下來就看你的了。
散了早朝後,無比擔心薊門戰事的魏忠賢向兵部尚書王永光交代,只要薊門戰況的奏報送來,無論什麼時候和自己在那裡,王永光都得第一時間呈報到自己面前。王永光答應,又向家人交代,只要薊門戰況奏報送來,那怕是在三更半夜,也可以直接送到自己的臥房中!誰知魏忠賢和王永光的這些安排竟然全部白白浪費,九月十四一整天時間,薊門那邊的戰礦但沒有一星半點送來。這麼一來,魏忠賢難免更是憂心忡忡,以侯恂為首的東林黨官員則是拍掌相慶,都道這次小閹狗張好古在劫難逃,死定了!
九月十五的清晨,早朝開始,百官剛行完大禮,同樣對薊門戰況憂心忡忡的明熹宗就主動向魏忠賢問道:“忠賢,兩天了,張好古那邊還沒有戰況奏報送來嗎?”魏忠賢苦笑答道:“回皇上,還是沒有。”這下子明熹宗不樂意了,惱怒道:“這個張好古,到底有沒有把軍情放在心上?十二萬韃靼進犯,軍情何等緊急,他怎麼能連續兩天都不寫一道軍情奏報呢?到底是守住了喜峰口,還是沒有守住,他都應該向朕奏報一聲吧?”
“皇上,請恕微臣直言,這次薊門戰事,只怕已經是凶多吉少。”侯恂又站出來,肚子裡陰笑著說道:“喜峰口距離京師,六百里加急快馬不過一個白天時間就能把軍情送到京城,可現在兩天兩夜過去了,張好古卻始終沒有一道軍情奏表送到京師——如果他打了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