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色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章 傳道十一節 西出函關,洪荒玄松道,李色佛,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君看著莊子列子二人,只點頭稱道:“我收你二人為徒,人教道家展無礙也!”

老君又望向遠方,緩緩道:“昔日我遊歷魯國時,曾遇見兩位天縱之才,此人如今在地界,也已經闖下了赫赫名聲

頓了頓,老君看著玄都道:“玄都,你雖為我門下大弟子,怕是本事也還比不得此兩人!”

玄都點點頭,玄都如今也是修為日高,深得老君真傳,自不會為此虛名而不快。

玄都問道:“老師說的可是那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與墨家學派創始人墨子。”

老君道:“正是此兩人,那孔子真名孔宣,乃是那玄木島上人族護法,洪荒飛禽之鳳凰之子孔宣。”

玄都莊子列子三人聞言大驚,難怪儒家能展到如此地步,原來孔子竟然就是孔宣。而那墨家學說思想處處與儒家對立,卻又不分勝負,相提並論,墨子又是何來歷?

老君道:“那墨子也非凡人,正是當初三山關下孔宣坐騎,那一頭火麒麟也!此火麒麟與孔宣身份一般尊貴,乃是洪荒走獸之尊麒麟王之子也!因與孔宣賭鬥,而輸與孔宣,故為孔宣坐騎千年!後機緣巧合之下遇見為師,被為師收為記名弟子!”

玄都等人點頭稱是,心道正該如此。

儒家與墨家並稱戰國時期兩大“顯學”,而兩派學術觀點卻是完全對立,相互攻擊。原來兩派創始人孔子與墨子還有這樣一段故事。

老君道:“無論是大教還是學派,皆立根於氣運之上。墨家展到如今地步,墨子手中那後天至寶子令已經不能完全鎮壓墨家氣運,墨家衰敗已是必然。墨子為我記名大弟子,雖不入我道教,也算是我老君一脈,在我眾弟子中排行,當只在玄都之下,爾等日後且牢記心中。”

墨子有如此本事來歷,眾人自然沒有半點不服之意。

老君嘆道:“多好的一派學說啊!”……

說罷,老君騎上青牛,由多寶牽著,便望那函谷關緩緩走去……

有那函谷關令尹喜,在函谷關上見得老君講解大道,天呈異象。尹喜本是學聞淵博之人,從一上古遺書中知得老君神通,今日見老君要出而去,自不肯放過此等機會,當下派人灑掃函谷關道路,焚點香火,又沐浴更衣,跪在函谷關下迎接老君,要拜老君為師。

老君收徒甚嚴,如何肯應?尹喜卻是契而不捨,跟隨著老君西行,經關中,越秦嶺,一路伺候老君,來到那川陝相交的蜀山之下,老君感尹喜心誠,遂收了尹喜為記名弟子,將自己寫作的《道德經》傳下。尹喜拜別老君後,便在蜀山上安頓下來,一心鑽研《道德經》,幾十年後,終於大成,建立了蜀山劍派。

老君帶著多寶一直往西行走,來到了接引準提所建立小乘佛教控制的天竺,兩人才停了下來!

老君嘆了一口氣,對多寶道:“便是此了!”

多寶也不言語,只抬頭望天,天上面一朵浮雲,隨風悠悠的向那遙遠的東方飄去……

多寶眼眶紅,朝金鰲島碧遊宮方向跪下,默不做聲,行了那三跪九叩大禮。復又站起身來,朝老君三拜,道:“師伯,今日後,多寶再不復道家人也!日後佛道之爭,卻是要各安天命!”

老君也是抬起頭來,望著那浩瀚蒼穹,良久以後才點點頭,從身上取出一金剛琢,此金剛琢乃是當初老君立人教時採陽山之銅而煉製。老君將之一揮,那金剛琢邊滴溜溜的轉到空中,放出萬丈金光。

老君長嘆了一聲,道:“正是如此!去吧!”

多寶身行一閃,便望那金剛琢內鑽過,消失不見,突然天上降下一片七彩功德,老君只用那金剛琢全數收了!

那金鰲島內碧遊宮中,也是一聲長嘆傳出……

十日後,天竺迦毗羅衛國傳出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洪荒玄松道

李色佛

西遊簽到五指山

齊流海

剛成仙神,子孫求我登基

任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