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色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章 傳道四五節 燙手山芋,洪荒玄松道,李色佛,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婦人看得一臉驚恐,雲霄只詫異不已,李松卻是面無表情。

良久以後,孔宣只頹然嘆息一聲,緩緩站起身來,望著李松也是一聲苦笑。

李松道:“兄弟可曾算到了什?”

孔宣道:“我傾盡全力,也只能算到此子日後之成就,嘿嘿,此子端的了得,當建一學說,與我儒家並駕齊驅!”頓了頓,又道:“可是此子來歷,我卻是一點頭緒也無!不過既然能有如此成就

當是不凡!”

當今戰國天下雖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但能與孔宣儒家並列的,也就那太上老君李耽道家與麒麟墨子墨家而已。所以孔宣才有此說。

孔宣又笑道:“兄長,此子或許日後學說與我儒家有所衝突,但終究也是我玄木島一脈,兄長曾說過‘我儒家當有包容萬物之德,吸長而補短,到時玄木島上兩家並列,豈不甚好?’”

以孔宣之能又怎會不知:學說為派,若想流傳展,無非在那氣運二字。如今李松在佛教般若菩提大陣中受損後,玄木島氣運已不復從前,要支援儒家一脈展自無問題,可要讓兩派學說齊頭並進,又談何容易?

自己儒家已經隱隱有和佛道兩家三足鼎立之勢,到時候再來一家學說,便只有三種途徑可以解決此氣運問題。

一則如佛教大乘學派與小乘學派一般,或者是道教地闡人二教一般,兩家合而為一,氣運相連。但方才孔宣已經算出,韓非日後建立之學派與自己儒家學派各種觀點根本就是針鋒相對,絕不象佛教道教中兩家學派那般立場相同。有截教和闡教同屬三清道教,還不是因為兩家觀念對立,導致了封神大戰中一死一傷。

二則是兩者存其一,可韓非學說既然能和自己的儒家並駕齊驅,自也有其存在的道理,到時存誰為好?

三則是找到一個不下於後天功德至寶的寶貝來鎮壓氣運。此舉看起來最簡單,卻也是最難,高於後天功德至寶者,天地間總共也就那麼幾樣啊!

李松道:“兄弟,以你我之能,都推算不出此子來歷,卻是為何?”

孔宣長嘆一聲,也不言語。

孔宣如何不知,以兩人大才,即便是那聖人矇蔽天機,如今在此道機牽引之下,也不至於對韓非只算將來,不算過去。再者,哪位聖人門下能有如此大才?

旁邊雲霄卻是喃喃道:“我懂了,原來如此,難怪當日三山關下,孔宣兄長誓建立儒家學說時,教化世人後天,道祖天道大劫臨而不降,非是道祖不欲懲罰我等,而是道祖天道執行之下,有那自我完善之舉!”

李松道:“正是,道祖天道執行,非是一成不變,而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當日兄弟在三山關下尋德天道執行下的那一絲空隙,獨創儒家以教化後人,實在是洪荒第一大逆天之舉,道祖怎會無有對策?”

道祖天道最是講究“平衡”,巫妖、截闡、佛道皆是那旗鼓相當地好對手。封神後期,上清聖人通天教主不甘心被三教四聖聯手打殺,率領截教臨戈一擊,佛道“平衡”被打破,孔宣覓得天道中那“遁去的一”,成就了儒家。就好比後世所說地“鑽了法律的空子”,是故天道在三山關下也是無可奈何。

然而天道執行,流轉不息,自能查漏補缺,既然不能毀壞你,就只能建立新的“平衡”。

是故韓非與其學說便應運而生。

當日孔宣在玄木島閉關而出時,道祖曾向虛空抓一靈魂,扔下地界轉世,如今看來,便是這韓非了。

李松自然知道,日後韓非獨創“法”家學說(備註:歷史上韓非乃是法家學說之集大成者,在韓非之前,有商鞅、申不害、慎到等法家學派代表人物,色佛為了行文需要,便將韓非立為法家學說創始人,將申不害、慎到立為法家弟子,大家切勿因此責怪色佛乃是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荒帝傳紀

琉天如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