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熊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章 魯王,伐清,灰熊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的小道訊息:“雖然你剛才說鄧名是遠支,但寡人聽說鄧名可能是福王之後。”

“此事絕對不可能。福王向韃子屈膝投降,帶著全家老小去了北京,要是他敢留下一個幼子在南方,虜廷肯定會認為他不是真心投降。當時福王唯恐韃子不放過他,豈敢留一個孩子在外?”張煌言也曾聽說過類似的言論,但他稍一思索就否定了:“再說,福王是帶著妃子、宮人一起投降的,就是想私藏也不可能守得住秘密。”

“嗯,滄水言之有理,”朱以海立刻被張煌言的分析說服了,但是他馬上又拿出一個說法:“好像也有人說鄧名是蜀王之後。”

“這個倒是有可能,不然為何他會在四川?微臣還看到鄧名手下有不少川軍將士。不過肯定是遠支,因為蜀王的近支都被西賊害了。他要真是蜀王之後,為何文督師遲遲不提?微臣估計一定是身份難以考證,所以文督師感到棘手,需要花費時間尋找證人。”

“也可能是身份太過驚人了。”朱以海意味深長地說道:“寡人還聽說,鄧名有可能是烈皇的遺孤。”

“不可能!”張煌言斷然反駁道:“這個謠言是虜廷的川陝總督李國英傳出來的,李國英純屬穿鑿附會,瞎猜一通就往邸報上寫。”

“空穴來風,豈非無因。”朱以海似乎對張煌言如此不假思索地反駁有些不滿,在他看來如果鄧名真是烈皇遺孤,那對振奮天下人的信心有巨大的好處。

“確實不是,”張煌言苦笑一聲:“此事微臣敢用性命擔保。”

“不要太早下定論。寡人可知道,烈皇的五皇子(俗稱三太子)下落不明。”朱以海仍抱著希望:“聽說年紀也差不多。”

張煌言愣了一會兒,終於下定決心,請罪道:“大王恕罪,微臣其實知道烈皇五皇子的下落,所以才能斷定鄧名絕非其人。”

“什麼?”朱以海又驚又喜,聲音都顫抖起來:“你知道五皇子的下落,哈哈,這麼大的喜事為何要對寡人隱瞞?現在五皇子人在何處,可是在舟山?為什麼不傳檄天下,激發忠貞之士的信心?”

張煌言又是一聲苦笑。天下士人一提起烈皇殉國,無不扼腕悲嘆,就連滿清都自稱是為崇禎報仇而來。在攻破北京為崇禎發喪後,滿清更把自己宣傳成中原士人的恩人,為他們報了君父之仇。

當得知朱慈煥的下落後,張煌言時刻想著把三太子護送到明軍的控制區。只要朱慈煥平安出現,天下人就會把這看成一個奇蹟,是一個徵兆,證明上天依舊眷顧大明,天命並沒有發生轉移。即使是販夫走卒,也可能會因為朱慈煥的號召而奮起為大明出力。就好比朱以海和張煌言這兩個人,儘管他們和朱慈煥的利益並非完全一致,但仍然會為這個訊息所激動。

在鄧名的前世,雖然朱慈煥只是想用他的身份換取一些生活上的便利,但他所過之處,無數人拋家棄子,甘願追隨他而與龐然大物的清廷做殊死一戰。

朱慈煥化名王士元,一直在清軍佔領區過著隱姓埋名的生活,張煌言始終保守著這個秘密,連他的同盟鄭成功和魯王都沒有告知。而在餘姚見到王士元后,張煌言的滿腔熱血都被澆滅了,他知道這個人絕對不是仍在堅持抗清的明軍的希望。

聽完張煌言的詳細敘述後,朱以海氣得拍案大罵:“你找錯人了!這絕不是烈皇的皇子,烈皇的兒子再不肖也不會如此。烈皇的五皇子一定不在世了,如果五皇子還在的話,他一定是鄧名這樣的人!沒錯,五皇子身上流著烈皇的血脈,他一定會是勇敢的宗室。”

朱以海發了一通火後,無力地坐在椅子上。他曾經非常希望鄧名就是傳說中的烈皇遺孤,顯赫的身份再加上英勇無畏的名聲,不難想象將會給天下的百姓帶來怎樣的震動。但現在,朱以海決定和張煌言一樣把這個秘密保守下去,如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亂世上海灘

思想有毒

榮華歸

西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