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七章 眾議,鐵血殘明,柯山夢,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頂點鐵血殘明!
“老夫慚愧啊,龐小友。”
阮大鋮急匆匆的走進龐雨留宿的客棧,龐雨連忙請他落座。胖乎乎的阮大鋮面有愧色,見屋中還有其他軍官,拉著龐雨袖子到了一旁道,“那知州還是不肯露面,信也不接,帶話說因為山東兵搶掠,逃入城中的百姓太多,
城中糧食不夠。老夫和周先生好說歹說,往裡傳了幾次話,最後準兩百石糧食出城。”
實際一眾軍官在後面也聽到了,頓時面面相覷,安慶軍隊主動勤王,自己買的糧食竟然也拿不到手上,那個周先生就是朱大典的幕友,連他來都不管用。兩百石糧食就是兩萬斤。龐雨這裡的軍隊就是兩千人,還有上千名民夫,省著吃也只能吃七八天,戰馬一千多,拉車架的運輸騾馬也超過千匹,作戰和行軍時馬
匹沒時間慢慢吃草,必須吃豆類,每天的消耗也是驚人的。
阮大鋮幾乎是龐雨最後的救命稻草,結果也只拿到兩百石,還不如龐雨這十天消耗得多。
龐雨閉眼片刻道,“有兩百石也行,不知何時能拿到?”“知州答應明日讓存糧出城,但兵馬不能入城去。只能由城裡的人從北門運出來,開城門時安慶兵馬留在南門,若是兵馬走動,北門就關了,等存糧運出關閉城門
後,安慶車架再去北門裝運,龐小友萬萬跟兵將說明白。”
“阮先生辛苦了,安慶兵馬午前不會出營。”龐雨略微鬆口氣,糧草勉強有個著落,但仍遠遠不夠作戰全程,但要是說整個北上勤王,仍然還不夠,即便按軍議推定的十二月底,他也還差大半個月行糧,這
還沒算返程,那時候北直隸一片狼藉,更不可能得到補充,估計只能走山東境內回來。
想了想之後又對阮大鋮道,“能否再從徐州多買一些,也與此次一般交付。”
阮大鋮面露難色,龐雨估計那知州確實油鹽不進,阮大鋮可能有點受不了,當下也沒有逼迫,好歹還拿到兩百石。
“?阮先生能在這兵荒馬亂時來徐州,已經是幫了大忙,但還得麻煩阮先生回程時去一趟淮安,還是銀莊的事情。”龐雨沒有提及漕幫,淮安是運河重鎮,鳳督駐節的地方,運河是京師的命脈,在朝廷眼中,這裡的碼頭比大江任何一處都更敏感,對於淮安的碼頭不能硬來,只
能慢慢滲透。“龐小友放心。”說到淮安的事情,阮大鋮明顯更有底氣,“不單漕督衙門,兩淮都轉運鹽使司裡面,老夫也有的是人脈,淮安這個分司更不必說,定然讓鹽商都
知道銀莊的好處。”
“還有貼票,淮鹽多在大江沿線流通,阮先生一定跟他們說到,用銀莊最是穩妥又方便。”
等阮大鋮答應之後,龐雨又對他道,“先生一路奔波,不必忙於行程,先在徐州歇息幾日。”
阮大鋮連連搖頭,“周先生本是從鳳陽回淮安的,往徐州一趟耽擱不少,他在淮安還有要事,老夫理應陪同他回去,龐小友軍務繁忙,老夫就不叨擾了。”
龐雨知道阮大鋮本就膽小,徐州這裡雖然離建奴遠,但流寇時不時在附近溜達,城外的條件又很侷促,阮大鋮生活考究,是不願久留的。只見阮大鋮又從袖中摸出一個信封道,他舉到龐雨面前,“龐小友勿要太過擔憂徐州糧食,老夫到淮安時,會找漕督衙門派些兵船運糧到徐州來,定然不會讓龐小
友這支家鄉強兵斷糧。只是眼下這各處的州縣坐堂官啊,防兵比防賊還緊,若再往北進了山東,想要糧草只怕更難,老夫這裡寫了一封信。”
龐雨連忙接過,“阮先生在山東也有故舊?”
“老夫其他不敢說,故舊滿天下是有的,這人或許你也認識。”
龐雨驚訝道,“我在山東官場不認識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