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章 裱糊匠,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心甘情願地入門閥豪族之下當佃戶,因為隨著對漢戰事的不利,軍需花費加重,曹魏對屯民加重賦稅,今下使用官牛者,二八分成,朝廷八,百姓二,賦稅太高,幾乎讓百姓難以為繼。
而且隨著在籍百姓的減少,將士死傷的增多,曹魏已經要讓屯民入伍當兵,以充實兵力。要知道曹操在世時,其制定屯田制,僅要求百姓提供糧食,以及徭役雜事,非緊要關頭,屯田民是不需要承擔服兵役的責任。
隨著時間發生推移,在曹叡時期,因繳納過高比例的田賦,讓百姓失去了耕種的積極性,常以其他從事以為供養家庭。但直到需要讓他們服兵役開始,他們便開始不願當屯田民了,生活太過疾苦。
而門閥豪族他們擁有免服兵役以及徭役的特權,按律法來說他們需要服兵役,但從權利上來說無人敢逼他們服徭役。兩者一拍即合下,屯民多逃入門閥豪族之中以為佃戶,求一溫飽。
聽著司馬師的講述,司馬懿頗感頭疼。屯田制度的崩潰,他們司馬氏也有責任,他們也侵佔了不少屯田民眾,以為佃戶。當下屯田制度的崩潰對曹魏時局來說,影響可是不小,若不阻止,將來何以養兵。
“不知子元可有所思?”司馬懿問道。
司馬師微微頷首,說道:“師麾下親信司馬從事石包當有進言,其上書表言,可效彷吳國之制,將屯田民連其田、牛賞賜國內將士官吏,令其出兵,以服兵役。”
“石包?”
司馬懿都囔幾句,想起了自己在關中所提拔販賣鐵器的屯吏。其頗有才幹,亦有兵略,仍其為人好色貪財,自己不是特別喜愛,沒想到被自己長子挖去當心腹了。
但石包提出的策略並非不可行,屯田制的崩潰已經無法阻擋,自己若是強令門閥豪強吐出他們所吃進去的奴隸,恐怕是要和自己翻臉,基層也會生變。不如就從石包之策順水推舟,將這些屯田客賞給國內官吏將校,往日他們自己供養,戰時讓他們出兵從軍作戰。
不過司馬懿也是知道如果自己真推行這政策,國內士族豪強恐是會歡喜,但最終受損的卻是國家利益,兵員素質降低。只是以當下這局面,自己恐怕還真要這麼做,當個表湖匠,為曹魏這艘破船表湖一二,勉強讓船繼續行駛。
斟酌良久,司馬懿說道:“事已至此,為父與眾卿商議一二,若是無誤,便行此策。屆時石包的封賞,朝廷當會下發。”
光按照石包之策肯定還是不足,其細節方面司馬懿還需要和其他人商議下,看如何才能把此策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謝父親!”司馬師說道。
頓了頓,司馬懿告戒他兒子說道:“石包為人,父有知曉,其貪財好色,恐難擔任,你若用之當以小心為上,免受其害。”
司馬師微微拱手,認真答道:“父親,石包雖品性不足,但其有經國才略。今時貞廉之士,未必通曉經濟世務。齊桓公不以管仲之奢靡,而用其以左天下;高皇帝不棄陳平之汙行,而取其六奇之妙算。石包雖不及此上二子,但今觀之,其能足以稱道。”
聞言,司馬懿笑了笑,說道:“你心中知曉即可,為父便不多言了。”
“謝父親信任。”司馬師行禮應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