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融合,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禪面無表情,沒有詢問鍾會,而是看向劉琥,問道:“廷尉之事,太子知道多少?”

劉琥跪倒在地,懺悔說道:“啟稟陛下,兒臣對廷尉之事瞭解不多。往昔之時,兒臣以為鍾廷尉身有大才,故舉薦為廷尉,為國執法。至於王御史所言之事,兒臣知之不多。”

“不過兒臣卻以為王御史之言,非無中生有之事,或可從王御史之言,核查鍾廷尉,以辨明是非。若是廷尉清白,則治王御史之罪;若是廷尉有罪,當以治之,以正朝廷風氣,並治兒臣監察不嚴之罪。”

“好!”劉禪站起身子,說道:“廷尉由太子舉薦,便由太子領頭查之。”

說著,劉禪便揮袖,示意退朝。

這些年隨著劉禪歲數越大,露面的時間少了很多,需要參加的禮儀活動,大部分由太子出面。與臣子的話語也少了很多,需要臣子去揣測他的意思。

不過天子卻與軍隊武將,或是地方升遷至中央的刺史、郡守,時有見面,保持他對大漢局勢的把控。

同時天子也透過山濤、傅玄、卻正等人向外傳遞他的政令,調控朝綱。這樣一來,群臣對天子反而更加敬畏。

“恭送陛下!”群臣恭敬的應道。

跪在地上的鐘會,望著劉禪遠去的背影,渾身發冷,他似乎知道了什麼,身體瞬間軟了下來。

而在此時,太子已經被眾人簇擁在中心,向眾人保證自己嚴查的決心,告誡眾人為國行事,需要在法度之下,不可過激行事。並邀請御史大夫董恢、尚書令山濤等人一同核查鍾會的違法亂紀之事。

下朝的路上,董恢與幾名荊楚官吏,感嘆說道:“鍾會實屬可憎,自恃為太子心腹,行事冷酷,出入無度,以權謀私,禍亂朝綱。幸虧太子英明,不曾被其矇蔽,今朝綱可寧靜也!”

“正是!”

潘秘點頭應和說道:“太子入長安,便欲安撫人心。然其間之事,多被鍾會所壞。鍾會事發之後,人心可安也!”

從劉琥入長安以來,他便表現出籠絡東宮舊吏以及荊益官吏的行為,眾人對劉琥也是有不少的好感。

但隨後鍾會繼任廷尉後,這一年來嚴查荊益老人及其子嗣的違法亂紀之事,不少人被鍾會懲處,隨即對劉琥產生不滿。

但現在劉琥親自站了出來,表明了態度。他們對劉琥的態度發生大轉彎,認為太子是好的,只是鍾會這人太壞了,破壞了他們君臣之間的關係。

《漢紀·光文帝紀》:十四年夏六月,廷尉鍾會有罪,自殺。

七月,太子舉司徒夏侯玄教子不嚴,玄引罪辭官。尚書令山濤,遷之。

(端午節快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