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章 軍政,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在想下勐藥治天下,恐怕直接會治吐血。
那大漢又能怎麼辦?
當如諸葛亮所言,先用糜粥以飲之,和藥以服之;待其腑臟調和,形體漸安,然後用肉食以補之,勐藥以治之:則病根盡去,人得全生也。
是故大漢只能暫時放過這些人,著眼去解決被曹魏、吳越二國統治許久的地方。中央與地方的問題解決了,大漢才算真正的穩固了。
而劉禪能解決地方上存在的依仗,或是威懾地方上官吏,不就是靠著他的舌頭,而是靠寄生在大漢政權上的軍隊。
至於大漢的軍隊存不存在問題,不用說肯定有問題,只不過劉禪為了戰事,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管而已。
杜恕遲疑半晌,說道:“陛下之言不無道理,可是若放任的話,亦非長久之策。臣非擔心姜驃騎有謀逆之心,而是擔心此舉會縱容他人,屆時我大漢威震天下之強軍,又將反傷我大漢。”
“正如此言!”廖立捋著鬍鬚,說道:“陛下,此事發生在姜驃騎身上,卻是對映我大漢軍伍問題。即便不是發生在姜驃騎身上,發生在句車騎、廖將軍身上亦是如此。”
緊皺的眉毛微微鬆開,劉禪也被眾人說服,當下的大漢天下一統,雖依仗大軍,但若也需改進兵制。
沉吟少許,劉禪說道:“若諸卿所言,當下我大漢需篩選精銳,改領兵之制?”
費禕拱手說道:“啟稟陛下,軍伍之事我等不敢多言。只是我大漢雖一統天下,然於中原之地,我大漢多免賦稅。兵戈不息,國庫難支,此非長久之計。”
其間尚書令夏侯玄插嘴說道:“昔滅魏之戰,男丁盡出,無人勞作,去歲巴蜀、荊湘所供賦稅削減五又之一,民多有怨言。然軍費支出,仍是不減。國庫近半支出,皆為軍費所用。”
揉了揉太陽穴,劉禪腦袋發漲,心力甚是憔悴。本想一統之後,能夠輕鬆些許,想著一件一件解決,可隨即發現,這些事務恍如連鎖反應,傾壓而來。
此時的劉禪再次明白為什麼那麼多君王喜歡當昏君了。
在眾人目光中,劉禪睜開了雙眼,吐氣說道:“借姜驃騎之事,以來改革軍制,亦是未嘗不可。且今天下初定,人心思寧,皆有利於改革軍制。”
呂乂擔憂說道:“陛下,若借姜驃騎之事,整治軍事,恐得不償失。畢竟在天下安寧之下,軍紀反而乃是小事。且此戰之中,司馬師授首,若陛下責罰姜驃騎,恐使人非議。”
“就如姜驃騎斬首代王之侄以正軍紀般,代國將士為我大漢出生入死,姜驃騎一言斬之,雖正軍紀,然已傷代國上下之心。陛下當以小心為上,賞罰公允。除非陛下有深意之舉,不在其間之內。”
劉禪問道:“昔蔣公去世留有一疏,其間有言大漢軍制之事,不知諸公以為如何?”
在蔣琬去世之前,劉禪與他深入交談大漢政事,期間蔣琬對一統後的大漢軍隊深感憂慮,他患病期間書寫了一份《議兵農》之疏,其內容是根據大漢地方田制結合西漢郡兵制,為大漢構思出的新兵役制度。
劉禪瀏覽過,也給了心腹大臣看過。
夏侯玄搖了搖頭,說道:“陛下,蔣公所疏兵制雖好,但需地方郡縣配合。今我大漢地方問題反而更重,其間當有難處。我等若指望地方郡縣配合中央推行新兵制,恐怕還需頗久啊!”
劉禪的臉黑了,真就環環相扣,形成閉環了。
夏侯玄口中的地方郡縣,乃是中原、江東的地區的郡縣,二國遺留的軍隊制度,相容不到大漢兵制裡面。他們是郡守執掌軍政大權,而大漢是都尉負責軍事,太守負責軍政。
也有簡單粗暴的做法,便是效彷光武帝廢除地方武裝,設立中軍,以制衡天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