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章 軍政,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陛下,去歲雍州刺史楊戲奏稱,因我隴右安穩,西陲邊疆多雪,羌、氐部民家畜多有死傷,歸降我大漢國境之民當有三萬之眾。今隴右雖地廣民少,但良地卻是不多,只得將其安排到生地。”

“今下楊刺史不知將羌、氐安排至何處方便,不知是將他們拆分到隴右腹地各郡縣,還是將他們集中安置。若遷至隴右腹地各郡縣,他們有數萬人,十餘年後,人口滋生,將會成為心腹大患。後漢羌亂,當引以為戒啊!”

費禕手拿著筆,對著紙張寫寫畫畫說道:“若是將他們集中安置,恐怕又如南匈奴之事,盤踞我大漢國內,難以漢化啊!”

大漢百廢待興,所處理的事務遠勝過往,劉禪不得以時常召集心腹大臣議事。杜恕握著手中的奏疏,想說什麼,卻被呂乂搶了話。

“臣在西北治政多年,竊以為論漢化難易。氐人最易,羌人次之,胡人最難。現如今羌、氐人歸順,乃是令其不可作亂之機。臣以為可將他們拆分為諸部,將他們集中安置河湟之所,設為郡縣,以為教化之用。”呂乂建議說道。

“河湟之所並非不可,河湟水草豐茂,可為農耕,亦可放牧。建屋居住,編丁入伍,可御河湟羌人襲邊,又可充實邊疆人口,是為妙策也!”關興稱讚道。

羌、氐人也有不同的派系、種族,這些歸屬大漢的羌、氐來自武都一帶,他們居住在山區。若把他們扔到河湟谷地上,他們需要為自己的生存與河湟谷地的人廝殺搏鬥,為大漢開拓在河湟谷地的領土。

“西北胡類不少,若輕易放入郡縣之內,不免為亂。行準呂卿之言,即為我大漢御邊,又可不入我大漢郡縣,免除災禍。”劉禪發話說道。

說話間,劉禪見御史中丞杜恕欲言又止,坐立難安,問道:“杜中丞可有何事?”

杜恕見劉禪點到自己,奉上攥在手裡許久的奏疏,說道:“臣身為御史中丞,職責所在,不得不奏。”

劉禪看著奏疏上的內容,沒好氣地說道:“今天下除定,百姓歡欣鼓舞,翹首以盼太平,卿這是作何?”

“前衛將軍、平州牧姜維無陛下手諭,擅自調動幽州軍士,又徵調幽州錢糧。按律觀之,視同謀反,臣之彈劾並不為過。”杜恕說道。

劉禪按下奏疏,交心說道:“朕與諸卿之敵手非是在西,乃是在東。今天下初寧,朝堂政令難達地方,我等當需善治中原,今豈可輕易處置大軍統帥,否則將令他人笑話。”

頓了頓,劉禪說道:“高祖定天下,為安撫關東,不得已行郡國之制。世祖中興漢室,治中原十五載,仍有關東郡縣違抗度田。今我大漢初寧天下,無軍伍難安天下。且姜卿忠於漢室,豈會謀逆之心,不過是為平定司馬師之亂而已。”

打天下難,治天下更難。劉禪對他手上大漢存在的問題,心中有數。別看大漢一統天下,但能管理多大的地方,中央心如明鏡。眼前大漢最大的問題,是加強中央對中原、江東地方上的統治。

今下在傳統的封建國家當中,情況更加嚴重。如今新歸附的中原、江東更不用說了,地方官吏能替大漢穩定社會就算好的了。

在這科舉制未盛行的年代,大漢治理地方還真要靠士族。離開了士族,大漢拿啥去治理。

特別又經歷了東漢、曹魏計程車族蓬勃發展的年代,他們盤根錯節。劉禪為了改變這一切,他必須小心翼翼地推動變化。

殺人可以殺,必須師出有名地殺,否則難以服眾。如之前解決曹魏全體高層方便,但問題是他們來自地方,他們與地方存在深層次聯絡。察舉制橫行的年代,你殺了一個高官,相當於得罪他舉薦的所有人。

要不然袁紹為何能憑藉渤海太守兵不血刃地吞併冀州,還不是他的聲望及袁氏留下的恩德作為隱形的資產力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