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八章 河湟,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漢武帝時,匈奴人聯絡河湟羌人為亂,因此為切斷匈奴人與羌人的聯絡,霍去病西征闢地千里,大漢版圖觸及河湟谷地。北驅匈奴之後,西漢開始向河湟谷地深入治理,期間最為有名的就是趙充國平羌。西漢對河湟谷地的深入掌握,使得大漢的西北一直是平靜的。

而到後漢之時,河湟羌人作亂,後漢的勢力退出河湟谷地,因此後漢的西北徹底進入傾覆狀態。

若是以後世歷史來看的話,亦是如此,唐握有河湟涼州穩固,唐失河湟涼州傾覆。宋開疆河湟,險滅西夏。

劉禪自然是知曉河湟的重要性,只是因為大漢重點在征討曹魏,無法集中精力治理河湟,只能讓馬謖在此以微薄力量打拼起來。將與劉禪有姻親關係的禿髮鮮卑遷徙於此,也有為馬謖助力的打算。

劉禪輕夾馬腹,驅馬緩行,垂問道:“卿既有治理河湟之念,不知卿可計策上呈?”

既然馬謖有大志,作為君主的劉禪不能不支援。問政於馬謖,便是有考究意味,觀其計策,給予不同程度的支援,以及委任他適當的官職。

馬謖沉吟少許,將胸中之策說出:“啟稟陛下,臣效上丞相平定南中之策,而作四策。”

“其一、以夷制夷,分化蠻夷。河湟羌人居於山間,種落離散,互相多有仇殺。故我大漢當結勢弱蠻夷,征討強盛部落,令其加深仇恨。又可扶持親漢蠻夷,教其耕種,讓其放牧於肥沃之地。郡縣出面與其購買戰馬,若有不服蠻夷,可徵調當地部落配合漢軍出戰。”

“其二、賜予官爵、徵調羌兵入漢。羌人貪圖財物,我大漢可以蜀錦為物,賞賜於羌人。募兵於其中,送往軍中,以為征戰,削弱河湟羌人之力。或可徵召部落出戰,兵多則賞蜀錦、升其官爵。”

“其三、教化蠻夷,滋增漢民。羌人不識文字,可作圖譜,教化羌夷。又可羌人若要與漢女通婚,需改姓,居城中,不可納妾。鼓勵漢丁納羌女,凡征戰所得羌女,分於有功士卒為妻妾。未過數載,羌少則漢多,河湟將寧。”

“其四、派遣軍士入駐險要之地。如讓禿髮鮮卑駐守西海之地,控制西海鹽池,以為節制河湟羌人,售賣於羌夷,又可為我大漢取利。”

馬謖此四策從多個維度分散羌夷、削弱羌夷的人口,來增強漢人自身的實力。若是馬謖長期執行此這些政策,數十年之後河湟地區或許真能徹底掌握到大漢手裡。

劉禪對馬謖的答桉十分滿意,若不委以重任的話,甚是可惜啊!

下垂馬鞭,劉禪笑著說道:“幼常若不嫌棄河湟地小民寡,不如繼任河湟都督如何?朕分隴右郡自河關以西之地設河源郡,又在西海設虛郡西海,以待卿開疆拓土。所需錢財報於成都,由蔣卿調撥。”

馬謖大喜過望,下馬行禮說道:“臣馬謖必不負陛下厚望,自當鞠躬盡瘁,為大漢竭盡忠心。”

劉禪下馬扶起馬謖,握著他的手掌,感嘆說道:“卿有大志,但大漢民少又需以征討逆魏為上,恐無法多助卿治理河湟。故朕授卿持節,任河湟都督,兼西平太守,日後河湟兵政之事盡託付於卿。”

沒辦法大漢重心在關中,對於馬謖心有為大漢安定河湟,只能給予除人口以外的所有支援。況且不管是馬謖的資歷還是能力都擔得起都督一職。

頓了頓,劉禪繼續說道:“數年前,朕曾聽西域國主有言,西海以有道可西通西域。卿若能重開此道,日後大漢商賈必將雲集,河湟又可以此興盛。”

劉禪所說的是絲綢之路南線的羌中道(青海道),從青海穿柴達木盆地抵達西域,由張騫開闢。

“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