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二章 陵邑,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度,在他的意料之中。

西漢的陵邑制在早期是作為強幹弱枝的工具,到了後面就是作為打擊豪強、士族的工具。根據遷民人口的多少以及遷民高貴,基本是可以看出這位帝王執政期間的統治力如何。

西漢時期,遷陵成功的兩個桉例就是漢高祖以及漢武帝,兩位皆是武功赫赫之人。

李福勸諫說道:“啟稟陛下,臣以為杜太常之言可行。只是若要從啟陵邑遷民,恐有不利於我大漢北伐,還望陛下三思而行。”

光祿勳裴俊出列,反對說道:“啟稟陛下,今我大漢一州人口不及漢時一郡之民,今若擅遷百姓恐非議,所能遷百姓人數亦是不多啊!”

劉禪臉色很是平靜,說道:“魯卿初入大漢,不知我大漢民眾幾許,人口如何,今後當以慎言為上。”

“諾!”魯芝應聲退下。

這讓其他準備對魯芝開炮的巴蜀大臣,沉默下來。

相比於廖立高傲的性格,新來的魯芝實在太讓人討厭了。真就是仗著自己是關中人士,上疏啟陵邑制。難道不知道遷去長安計程車族,其多是在大漢任職的巴蜀官員的家族嗎?

在巴蜀居住的人,不僅是巴蜀本地人,還有在巴蜀地區生活十幾年的荊州、東州人士。啟動陵邑制,相當於是給這些人換了一個家,積蓄多年的家底、結交的人脈全沒了。

當初廖立獻策給老劉遷陵建邑,諸葛亮聽聞之後便以穩定朝局為上,給拒絕了。如今魯芝出面試探,進一步說明了大漢士人現如今的態度。

劉禪搖晃著冕旒,說道:“杜卿,朕之陵邑將於關中修繕。今後將多遷關東家資眾者以及豪強於朕陵邑。”

得到劉禪保證的朝廷眾臣長呼了口氣,也不再進言陵邑制問題。日後遷關東人,又和我益州人有什麼關係。大漢若一統天下,我等乃興復重臣,豈能和中原那些無君無父賊人臣子可以相比乎?

“諾!”杜瓊應道。

大漢對於巴蜀豪強、士族的態度既拉攏又壓制。拉攏他們出仕,以為大漢北伐助力;打壓他們兼併田畝、隱藏戶籍。若讓他們遷家至陵邑,恐其心生不滿,還不如藉機拉攏人心,以讓他們日後支援大漢推行陵邑制。

畢竟劉禪承諾自己不遷,不代表著自己兒子不遷是吧!

治國雖要公正,但打一派,拉一派此等權術,亦是不能少。

尚書令蔣琬微正衣冠,說道:“啟稟陛下,吳使殷禮在外求見,其乃替吳主恭賀我大漢光復關中而來,並奉上珠璣、翡翠、玳冒為禮。不知陛下是否宣其入殿?”

劉禪上揚嘴角,緩緩說道:“有朋自遠方來,豈能不見。何況其乃是我大漢盟友。宣殷禮入殿。”

“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