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九章 北屈,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側牆上的幷州輿圖,問道:“如今大戰將起,不知相父欲如何出兵河東,可有規劃?”

諸葛亮同天子一同起身,說道:“啟稟陛下,臣略有所得。如今未向諸將告知內情,乃是以保密為上,防止有奸細探得情報。”

“奸細?”劉禪反問道。

“正是,河東與關中相鄰不過大河,大軍能渡大河之地不過幾處,若是奸細,一葉扁舟便可抵達關中。今歲河西查出多名洩露軍情奸細,故大軍出征之前,當以封鎖軍情為上。”諸葛亮解釋說道。

諸葛亮還有一點沒說,那就是關中初定,有曹魏殘留人員,來往間容易洩露機密。

“相父甚是謹慎~”劉禪指著輿圖上的河東,問道:“諸將多有獻策,卿皆不納。不知欲行何策,以取河東。”

側牆昏暗,諸葛亮舉著油燈照亮輿圖,說道:“臣檢索以往幷州與關中往來兵家諸事,所渡之地不過幾處。韓信所渡龍門渡兇險,敵軍若有備,我軍則將受限於河畔。今司馬懿屯兵皮氏,故當避之。”

諸葛亮將眾將上議的計策說了出來,並分析其中的缺點。

“或如文長之言,效仿戰國趙武靈王欲攻秦國關中之策。趙王遣軍駐紮函谷關,吸引秦軍主力至東。其率騎卒從雲中、九原南下,襲破秦國空虛之地。我大漢若反其道而行之,集結陳兵於河東,致使幷州內部空虛,文長率騎卒繞行雲中、九原南擊雁門、太原,與亮南北夾擊,一戰而取三晉。”

魏延任涼州都督,這次東討河東。魏延上疏希望能給自己萬騎,反向實施趙武靈王攻秦之策。自己從北地或關中出發,繞行數千裡,仍在胡人控制下的雲中、九原等地,襲擊空虛的太原。

“文長此策看似甚好,但難以執行。從關中或從北地起,至雁門有數千裡之遙。途中多是互相自我征伐鮮卑,由於魏理鮮卑事多年,自軻比能死後,鮮卑大種離散,小種依附邊境,文長行蹤極易被依附胡人上報於逆魏。”

“逆魏察覺堅守不出,文長大軍多為騎卒,我軍難以攻城,又該如何是好?待逆魏調集重兵,引胡人夾攻,文長將腹背受擊。況且途中並無漢人郡縣,糧草如何補給?”

“故亮以為文長奔襲數千裡,進攻雁門、太原不可取也。若雲中、九原鮮卑歸附,或需可行。”諸葛亮沉聲說道。

諸葛亮認為魏延這個計策太過冒險,途中基本都是鮮卑人,大漢對鮮卑的控制力僅在河西、西套平原一帶,對於前套平原上的鮮卑人沒有任何的影響力。

而曹魏在軻比能死後,前套地區的鮮卑部落多有歸附。如今也就意味著,魏延深入之後,可能孤立無援,甚至連糧草補給都沒有,容易被曹魏、鮮卑人圍攻。

簡而言之,如今的大漢沒有實行這個戰略的土壤,除非前套地區的鮮卑歸附劉單于麾下。

劉禪微微頷首,對於魏延這個膽大的計策,他也不太認可,追問道:“依卿所言,不知從何渡河?”

諸葛亮微微弓腰,說道:“啟稟陛下,臣以為當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先立足河東一隅,再行與司馬懿決戰。”

說著,諸葛亮將手指向龍門渡的上游北屈城。

“北屈~”劉禪唸叨了幾句,不由露出喜色,說道:“果如卿之言也。”

諸葛亮捋著鬍鬚,露出笑容。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